美丽内丘百村行:金店镇小辛旺村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

2024-07-27 03:05:10发布    浏览41次    信息编号:80264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美丽内丘百村行:金店镇小辛旺村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

《美丽内丘百村游》

今天给大家推荐4个美丽的村庄

金店镇小新旺村

金店镇小新旺位于内丘县东南部,东距107国道2公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全村总户数201户,总人口721人,其中党员22人,村“两委”干部5人。村主导产业为种植业、养殖业。近年来,小新旺村党支部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党管党、从严治党,以加快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不断加强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走出了一条绿色、生态、发展的富民增收之路。

1、坚持生态文明村庄管理,创建美丽和谐新农村。

2012年以来,为彻底改变小新旺村环境卫生落后的现状,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秀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内秀县农工委、健康促进办公室、金店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小新旺村党支部、村委会多次召开会议研讨、研究,以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乡村面貌改造提升为契机,坚决打好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攻坚战,短时间内取得了明显成效,使小新旺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村庄。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小新旺村实行民主决策、大胆创新,在建设过程中突出“拆、建、绿化、美化、保护”和“一建二拆三美化”。为宣传动员群众,村里以晚会形式组织动员会,在文娱活动中做好宣传动员。同时,干部入户把乡村转型升级行动宣传材料送到家家户户,大喇叭每天三次广播,让转型升级行动及其必要性深入人心,引导干部群众积极参与转型升级行动。村里召开党员大会、群众代表大会、村外职工家属大会,鼓励他们带头完成“四清四净化”任务,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 实行干部站街、党员到户的目标责任制,指导清扫、建设,在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下,村民们主动参与转型升级行动,积极出资出劳力,踊跃投身到转型升级行动中。

为解决资金问题,当过兵的村党支部书记王彦昌利用财政一期补助、村道建设等优惠政策,说服家人垫资,多方筹措资金80余万元。党员干部身先士卒,示范带头,带领群众干起来。四清四化取得了明显成效,硬化街道1500米,铺贴瓷砖2万余块,粉刷墙面近3万平方米,修建排水沟2800余米,拆除不雅建筑85栋,清理垃圾2800余立方米,绿化2400平方米,栽种女贞子1.6万株、景观树700余株,村周边栽种树木3500棵。 同时,小新旺村已建成入户高标准卫生厕所153座,应改必改全部覆盖,小新旺村迅速跨入全县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先进村行列。

2、发展产业,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村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村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但这并没有让村民真正富裕起来。改善了环境的小新旺还要把环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村民改善生活环境,才能发财致富。经过深思熟虑,村支书王延昌决定盘活村里的农业资源进行综合开发,通过生态发展和群众增收,走出一条致富之路。

村支书说服其家投资230多万元,建成了长盛达良种马养殖基地,引进良种马、骑乘马、育肥马等品种,并带动5名村民投资。当年年底,马场销售良种马85匹,创收100多万元。现在基地有各类良种马200多匹。随着合作社规模扩大,将帮助越来越多的人致富。同时,村里还组织种养大户到外地参观培训,学技术,求真务实,通过自身发展,带动其他村民科学致富。

马场红了之后,王彦昌把目光瞄准了生态旅游和现代农业。2014年春,注册资本500万元成立,发动村民流转土地810亩,与河北农业大学合作种植樱桃150亩、红草莓50亩、红葡萄60亩,开发了22座高标准温室大棚,建成了农家乐生态餐厅,招募村民当服务员,餐厅的部分食材也由村民提供。每到草莓等水果采摘季节,生态园游客络绎不绝,给小新旺村民带来了巨大的商机。2016年,王彦昌投资530万元,建成两座现代化种苗工厂,年育苗能力达2000万株。 目前,生态园区的食用油加工厂也已投入使用,成品食用油已投放市场销售。

同时,为了方便游客参观,在生态园南部修建了一条长一公里的道路。如今,昌盛达农业生态园集观光、种植、采摘、住宿、娱乐、科普教育于一体,先后荣获了河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河北省扶贫龙头企业、河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河北省四星级休闲农业园区、河北省林果种植龙头企业等称号。为小辛旺村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助力了村民致富。目前,生态园带动就业36人,其中34人是小辛旺村村民。不出村就能赚钱,村民们都很高兴。今年,生态园带来的效益能让小辛旺村每户增收2100多元。 小新旺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2016年5月,河北省省长张庆伟亲临生态园指导工作。昌盛达农业生态园有限公司是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在2016年的定点扶贫工作中,全镇285户贫困户入股昌盛达农业生态园有限公司,贫困户每年都能得到相应的分红。

整治后的小辛旺村吸引了来自唐山、承德、张家口、廊坊、衡水、石家庄、山东、山西、陕西、内蒙古等省市2.3万余人次前来参观学习,得到了省、市、县、乡各级领导的高度赞扬和肯定,先后荣获河北省“美丽乡村”、“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河北省“文明村庄”、“河北省五四红旗团支部”、“全国文明村”、“中国乡村旅游示范村”、“全市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红旗村”、“河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

金店镇西张马村

西张马村位于内丘县城东5公里处,属金店镇管辖。十五高铁从村东穿过,328省道龙溪公路从村北穿过,是内丘京港澳高速出口处第一个村。全村有510户,2114口人,耕地面积2500亩,村主导产业为种植业,2012年人均纯收入6651元。《内丘县志》记载:相传汉代(东汉)“郭巨葬子孝亲”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当时郭巨的母亲和妻子都姓张,将织布技术传授给当地人。 为纪念婆媳二人的善举,村名改为“张妈”,后又改为张妈。2006年,“内丘郭居孝道文化”被河北省政府批准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13年6月27日西张马村整治提升方案正式落定后,市、县、镇、村站在“不把任务当成义务、不把困难当成机遇、不只提意见还要做表率”的高度,以实现“一个转变、四个提升、三个带动”为目标,即:改造提升乡村面貌,改变农民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促进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推动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农民追赶市民文明水平,带动农村追赶城市生活环境,带动农业追赶市场消费需要。 我们将按照市、县三年规划,因地制宜,敢于担当、勇挑重担,精益求精,奋力奋进,全力打赢整治提升攻坚战。

明确目标,理清改进思路。按照省委“保持田园风光、增加现代化设施、绿化村落庭院、传承优秀文化”的基本要求,确立了乡村转型改进“十六个必须”思路,即:认识要同步、行动要迅速、规划要超前、群众要积极、花费要最少、乡村要多彩、文化要传承、绿色要覆盖、资源要节约、卫生要整洁、生活要舒适、产业要培育、新风要发展、服务要强化、长效要保持、社会要满意。 按此思路,结合村情,创新举措,扎实推进“十五项”工作,力争实现“八个转变”(布局优化、居民楼美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饮用水净化、环境卫生、路灯亮化、服务优化)目标,在全省“扛起红旗,争创第一”。

广泛动员,夯实群众基础。组织召开村“两委”、党员会、村民代表会、群众大会,展板宣传、高音喇叭广播,充分发挥党员联系户作用,发放《致西张马乡亲们和村民的一封信》《致外来人的一封信》《征求意见稿》《西张马村容村貌改造整治信息单》,大力宣传改造整治行动带来的各种好处和美好愿景,变“我要改”为“我要改”,形成家家户户参与、男女老少齐上阵的局面。

多渠道筹措资金,强化金融支持。采取县级拨款、镇级筹措、县级单位帮扶、上级争取、群众集资等方式,打破单纯依靠财政投入的局面,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筹资机制,为转型升级提供资金支持。

规划先行,确保改造效果。秉承“先规划,后改造”的理念,聘请江苏省村镇建设服务中心专家对西张马村进行高标准规划设计,让改造提升工作每一栋建筑、每一个环节都“有图有真相”,坚决不走偏地按照规划实施,确保整个村庄改造效果。

协调配合,汇聚工作力量。设立两个指挥部,现场推进西张马村转型升级,县级干部派驻村内指导,镇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组织群众集资、自发清扫、铺道、粉刷,加快转型升级进程。县级部门负责技术指导和施工质量监督,天下公司组织专业队伍施工。施工方、监理方、镇、村齐心协力,倒排施工进度,按计划作业,与时间赛跑,科学施工,高标准完成转型升级各项任务。

通过改造提升面貌,已完成332户平房改坡房,墙体改造86670平方米;村服务中心、中心广场(民乐公园)、污水处理厂等已建成投入使用;已完成硬化道路7690米;246户建成双瓮厕所,204户建成三隔化粪池,60户建成三通沼气池;节点绿化、厨房改造、能源改造、新能源利用、传统文化(庙宇)改造、村标等15项任务顺利完成。村内主要街道均实现水泥硬化,街道路面采用碎石或旧砖,街道两侧实行“林、树、灌、花、菜”四位一体的绿化。 家家户户都有自来水、无害化卫生厕所,房屋半坡或全坡改造,远近看都形成了一道非常美丽的风景线,真正把西张马村建设成了集田园风光、便捷服务、休闲娱乐、浓郁传统孝道文化于一体的升级新农村。2013年10月28日,全省乡村面貌改造提升活动现场观摩会召开,省领导及与会人员亲临西张马村现场视察,对改造提升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内丘镇大良村

大良村总面积2.63平方公里,位于县城东2.5公里处,西临107国道,东临高铁、高速公路,高速公路联络线从村中心穿过。全村有425户、1820余口人,有耕地1620余亩,其中水浇地1200余亩。

该村以农业为主,出产大量小麦、玉米、杂粮、果蔬,还有畜牧业、粗加工等产业。改革开放后,村民又从事豆腐加工、河砂运输、粮食收购销售等副业。

大良村自新石器时代以来便是活动之地,历经沧桑、朝代更迭、原住民迁徙,已无法考证其存在时间之久。因梁氏家族在汉代时先在此建村,故名梁村。后一分为二,分为梁村和小梁村,其中较大的村落称为大良村,后演变为梁村和小良村。明清以来,大良村居住着梁、田、范、郝、刘等姓氏的人,以田、范最为普遍。清朝时,田氏家族有一户人家,父、子、孙三代均考中科举,这就是地方志中所说的“一家三进士”的村子。此村村民朴实朴实,互相尊重,和睦相处,一如紫荆花的遗风。

据老人们回忆,村子旧貌,村西、东两面原有蓄水坑,村西的水坑有水沟与县城相连,村子中间有一条宽3米深的排水沟,把村子东西两面的蓄水坑连接起来。排水沟两边各有一条不足3米宽的小路,每逢下雨,路面泥泞,难以通行。嘉靖二十二年、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963年、公元1996年等水灾年份,村子多次被淹。1998年,107国道改建,填埋了通往梁村的古排水沟;公路联络工程也将村里的古沟填埋。 经过两次改造,一条宽30米的柏油路贯穿村子。

如今,村镇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后,大良村新社区已建成。老村街道整洁干净,新硬化,绿树环绕,路灯林立。健身广场、公园错落有致,村活动中心设施齐全。村民购物不用出村,电商、零售店一应俱全。村民民风淳朴,亲如一家,正向新文明快速发展。

侯家庄乡白草坪

白草坪是典型的古石头村,村里有很多年代久远的石屋,还有大量清末民国时期的古建筑。白草坪位于深山峡谷中,距县城西北52公里,东北距乡政府12公里。全村有650余人,主要为安姓、徐姓。

据说该村最早建于宋末,当时村内九龙山的山坡上有一处十分平坦的地方,上面长着一株“白草树”,因此村子取名“白草坪​​”。由韩庄、梯子沟、白草坪三个自然村落组成。白草坪韩庄位于一处十分僻静的山谷之中,数十栋房屋依山势呈阶梯状修建,均为石砌建筑,错落有序,房屋面积一般不大。

抗日战争时期,作为抗日根据地,这里是八路军的主要活动场所。为八路军制造手榴弹的兵工厂,就设在白草坪韩庄古宅内。据说,时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的刘伯承1941年至1943年,经常住在韩庄古宅内,指挥反“扫荡”斗争。刘伯承故居位置较高,坐北朝南,北面有五间房,一门四窗,东厢房一门一窗,西面有沙子,无南房,从西南角进入院落。建于清末至民国年间。刘伯承故居下面还有一所较大的房子,据说是八路军兵工厂的制枪局。 古宅内遗留了不少手榴弹,此院坐北向南,四柱明柱,北厢五间,为沙坪坝式建筑,东西向有楼,南厢五间,右侧第二间有门开。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