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长假民宿刷单现象严重,订单量和评价或有水分

2024-07-19 16:06:30发布    浏览56次    信息编号:79382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十一长假民宿刷单现象严重,订单量和评价或有水分

新华社北京10月4日电题:"假"订单、"编"点赞,揭秘民宿“假订单”套路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国庆假期,不少游客选择入住民宿,订单量和评价数是最重要的参考。但新华视点记者发现,无论是订单量还是评价内容都可能被“刷单”,一些网红客栈甚至每天花费1000元左右“刷单”。

“假订单”屡见不鲜,有的客栈为此一天要付出数千元的代价

在浙江经营民宿的王女士透露,她去年新开了一家民宿,刚开始连订单都没有,更别说评论了。但让她吃惊的是,同一景区新开的一家客栈,短短两个月就有100条评论,在平台上排名第一。

经询问发现,该客栈并未接到任何订单,而是花钱雇人伪造订单以获得流量支持,快速提升曝光度。王女士还将自己的房间信息发布在10家OTA平台上,并雇人“伪造订单”并撰写点评。

来自河北的李芳今年年初开了一家民宿,他通过百度贴吧找到“刷单员”,平均每个月“刷”30单,单价3到10元,他的民宿很快就登上了平台推荐的热门关键词榜首。“很多人‘刷’单,没有‘刷单’就没有流量、没有销量,店就不被消费者看到。”李芳说。

业内人士透露,民宿行业“刷单”现象颇为普遍,目前大理、丽江等地的一些民宿客栈平均每天的“刷单”支出就在1000元左右。

据悉,不少热门民宿并未在OTA平台销售,而是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程序接单,“刷好评”十分便捷。一些基础设施、装修较差、甚至地理位置较差的民宿虽然在社交媒体上爆红,但实际入住体验却很差。

“刷单”是如何实现的?

记者发现,有人专门做民宿“刷单”生意,经常潜伏在民宿行业微信群里,伺机搭讪,服务内容包括刷成交量、刷好评、删差评等。

记者进入一个名为“酒店订单群”的微信群,发现里面有不少商家发布“刷单”信息。“刷单者”免费接单,每单收费3元至10元不等。记者发布购买“刷单”服务的消息后,很快有“刷单者”接单,自称是为今年9月开业的桂林一家民宿“刷单”,一个月内,这家民宿便在平台各项评分中取得最高分。

记者在微信上联系到另一位“刷单”代理人,其朋友圈里充斥着各种“刷单”广告。他称,一些小规模的“刷单”商户,往往用一部手机用不同的账号下单,这样一天可以有几个人做很多单,但被查的风险很高。但他的公司有自己的“刷单”团队,一个人只做一单,每天分配给商户的都是不同的人,风险较小。

曾从事“刷单”行为的小陈告诉记者,“刷单”的大致流程是:“刷单者”先在商家处进行虚假“购买”,刷评论所需的评论、照片由商家提供,“刷单”完成后,商家将“消费”本金和佣金一并支付给“刷单者”。

“我兼职‘刷单’的时候,每单佣金少则2元,多则十几元,一个月能刷200多单,最多能赚2000多元。如果商家不付款,我就给他差评。”小陈说。

差评怎么删?记者发现,国家加大治理力度后,第三方“删差评”变得困难起来。一些民宿从业者要么直接联系消费者赔偿认错,要求消费者删除相关评论,要么找专门的团队接单,后者想方设法怂恿消费者删除差评。极端情况下,一些“刷单”团队还会对消费者进行威胁恐吓。删帖难度加大,助长收费“水涨船高”,每次收费从几十元涨到几百元甚至上千元。

堵疏结合,斩断“刷单”链条

国家信息中心共享经济研究中心发布报告称,2015年至2017年,我国共享民宿成交额年均增速约65%,预计到2020年市场交易规模有望达到500亿元,民宿数量将超过600万套。

“假订单”透支行业信誉,国家正加大依法整治力度。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商品销售情况、用户评价等进行虚假宣传,违反规定的,处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0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罚款,并可能吊销营业执照。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薛军教授表示,未来电子商务平台将受到严格监管。明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电子商务法》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明知或者应当知道平台内经营者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而未采取必要措施,或者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擅自删除消费者评论的,将根据违法行为类型和情节严重程度,给予相应处罚。

专家表示,打破“刷单”链条,必须坚持堵与松结合、标本兼治。

从电商平台的评价体系来看,不少平台都是根据民宿的销量来决定是否优先上线。而影响从业者在平台上“默认排名”的因素主要有销量分、佣金分、评价分,分别对应着销量、支付给平台的佣金、好评数,这为从业者“刷单”提供了动力。

多位民宿从业者建议,电商平台应设计更合理的排名规则和激励方案,不能只以“好评”来评判英雄,而要给“新人”机会,扶持他们成长。

据悉,多地正加快探索相关制度。如成都市近期发布的民宿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鼓励社会组织开展民宿服务质量和信用评价,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舆情监督,保障民宿经营者和第三方平台诚信经营,进一步挤压“刷单”空间。(记者叶汉勇 揭文锦 柯高阳 丁一泉 李雨泽 张子云 方烈)

民宿旅游受消费者青睐成长假消费新增长点

民宿何时不再受“民事诉讼”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