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项城秣陵镇:千年古镇的历史与现状

2024-07-18 14:05:30发布    浏览86次    信息编号:79292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河南项城秣陵镇:千年古镇的历史与现状

秣陵古迹全录

作者 张东成

“千年古镇”——秣陵镇位于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中南部,东连新桥镇,南连嘉陵镇,西连孙店镇、三店镇,北连高寺镇。全镇面积62.54平方公里,辖29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总人口7.1万人,耕地6.5万亩。秣陵镇距市区30公里,是豫、皖、鄂三省物流要冲,三市八县中心。(注:本文数据仅供参考,以实际统计数据为准。)

秣陵镇历史悠久,已有2000多年的建县史和近600年的建县史。据史料记载,南北朝时在此置秣陵县,南宋时金国在此筑镇剿匪,明宣德三年(1428年)移襄城县于此,历经明、清、民国,共计近600年。

秣陵镇行政村及自然村一览表

民国时期为城关区,1942年依秣陵古名,定名为秣陵镇。

1950年,为襄城县人民政府驻地,称城关区;

1953年冬,县政府迁至水寨后,此处俗称故城,先后为区、乡、人民公社所在地;

1982年,撤县设镇,称秣陵镇;

2005年12月,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原秣陵镇,并入秣陵镇;

2006年被项城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南部副中心镇。

项城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文件

1989年,秣陵镇被河南省命名为首批“中州名镇”;

1995年被河南省确定为“河南省改革开发建设综合试点镇”;

2003年2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

2014年4月,秣陵镇入选第六批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村);

2014年7月,秣陵镇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15年8月,河南省政府选定秣陵镇为河南省首批重点示范镇;

2021年4月23日,河南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决定,将秣陵镇命名成为河南省第二批“美丽乡镇”;

2022年3月,秣陵镇被评为2021年度河南省卫生乡镇。

秣陵文化广场文化墙

秣陵镇文化底蕴深厚,古代文物古迹众多,至今尚有民国襄城县衙旧址、濂溪书院旧址、秣陵古槐树、张伯驹故居、骨丘遗址等历史文化遗迹,小编将为读者一一介绍秣陵历史遗迹。

1. 民国时期襄城县衙遗址

项城古县衙位于西大街与南大街交叉口(原名县前衙门)。县衙门呈长方形,为县治时所建,后经多次修缮扩建,最终达到建国前的规模。

襄城旧县政府平面图

项城旧城过去是个小县城,地处偏僻,只有东西、南北、北大街,加上约20条后街小巷。西大街基督教堂西侧、黄胡同北口东侧,临街有一座鼓楼,鼓楼为鸣钟击鼓报时之用。下方街道为主要通道,1915年前后因街道扩建被拆除。城内有朱、姚、桥、黄四条巷子。

城内有邓家宗祠、高家宗祠、夏家牌坊、渡口牌坊等两座祠堂牌坊,均为名门望族,其中夏家牌坊为夏四老继母夏六太所建,以表其贞洁孝顺之心。

民国襄城县衙旧址

2. 濂溪书院旧址

濂溪书院旧址:濂溪书院旧址作为秣陵镇的文化地标之一,也是镇内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址之一,见证着秣陵丰富的历史文化发展。

濂溪书院位于秣陵镇城区,濂溪书院是清乾隆年间创建的原襄城县最高学府(现老城高中馆址)。 据清宣统三年《襄城县志》载:“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县令顾方宗在文昌宫西侧建洪阳书院,久久坍塌。”乾隆二十五年(1761年),县令梁作文因地势低矮狭小,在县衙东南角准提阁旧址上,建有讲学堂,有两间、厢房十余间,因洪河有莲花吉祥之兆,故名莲溪书院。”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县令邵杰重修,有记载。道光十六年(1846年),县绅、督抚劝说县里捐建清朝光绪年间,曾任县令李维桥、乡绅、督抚,捐资重建,并在旁空地辟为文坛;河南教育使余长赞撰文记述。同治八年(1869年),知县李维桥及绅绅督抚,劝说知县捐资在屋后增建十余间,人文兴盛。光绪三十年(1904年),改为中学堂。

3. 秣陵古槐

项城市秣陵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境内有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等多处文化遗址。明宣德三年(1428年),项城县旧县治由槐房店(今沈丘县槐店镇)迁至秣陵,距今已有近600年历史。为纪念项城县由槐房店迁至秣陵的历史,明正统三年(1438年),时任知县胡廉修筑街道、城墙,并在南门、北门、东门及西大街县衙门等处植槐树以示纪念。如今,四棵古槐树仅存两棵,即西大街和秣陵镇南门两棵。

据《襄城县志》记载,秣陵镇西街上的古槐树高约50米,树干直径2米,树冠260平方米。古槐树位于原襄城县衙门口,虽已有近600年历史,但依然郁郁葱葱,苍翠欲滴。古槐老枝上积满尘土,石榴树、楸树在尘土中生长,形成树上树、树中有树的奇观。被誉为秣陵镇的“迎客松”。2005年被襄城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秣陵古槐

4. 张伯驹故居

项城市秣陵镇不仅是历史文化名镇,也是著名收藏家张伯驹的故乡,张伯驹故居作为重要文化遗产,见证了秣陵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张伯驹故居位于河南省项城市秣陵镇镇政府东南东街小学内。故居始建于清末,原有房屋12间,现仅保存一间。房屋坐北朝南,东西宽9.6米,南北宽5.4米,墙厚约0.6米,为梁架式两层清代建筑。原为我国著名收藏家张伯驹先生的旧药铺,民国时期张伯驹先生曾居住于此。

2011年被潼口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周口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张伯驹故居

5. 骨丘遗址

骨丘遗址:位于项城市秣陵镇骨丘村东200米处,因丘内出土大量古人骨骸而得名。遗址为不规则长方形土台。现存丘体东西长60米,南北宽20米,文化层高10米。从周围残垣断壁层看,文化层清晰可见,并发现灰坑、红烧土活面、陶窑等遗迹。从出土的黑陶、罐、扁三角足、折腹盆、腕、鼎足等文物看,属龙山文化。1963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传汉王莽追击刘秀时,刘秀曾在此驻足,后人在墓旁修建了龙台寺,有亭台三间,塑像两尊,常年有人参拜。

骨丘遗址

6. 虹桥石匾

旧城(今秣陵镇)有句俗语,叫“桥上有桥,庙上有庙”(旧项城八景之一)。桥上有桥,即南大街上的上虹桥和油坊街(旧称南新街)上的下虹桥。旧时,红河(有人因听音误以为是洪河)从葡萄湾入城,经濂溪书院、上虹桥、下虹桥,最后从东关南城墙流出城外。

上虹桥、下虹桥东西相望,因南街地势较高,故称上虹桥、下虹桥。原项城老城中学教师、秣陵人韩同益先生曾撰文记述虹桥故事。

1948年,项城解放不久,拉锯战的局面还未结束,我失业在家(秣陵镇)。那年春天,我和同学彭兴孝到镇西街散步,偶然走进旧时的商会,在会务厅门前,我们瞥见滴水的屋檐下有一块石踏。我们俯身细看,才发现那是一块长方形的石匾。匾额上虽然沾满了泥土,但字迹依稀可辨。出于好奇,我们到附近居民家里借了铁锹和水桶,用水冲洗。一番劳作之后,石匾焕然一新。只见石匾上刻着四个大字“花满红阳”,字迹浓重、园逸、流畅。 构思与布局可谓天衣无缝,令人叹为观止。读完之后,心旷神怡,如呼吸甘甜的雨露,不忍离去。可惜没有年代与风格,难以猜测。不知道出自哪只大手,如此珍宝为何被践踏在此?!

我们约好第二天带上所需材料去抄写。后来世事繁忙,未能如愿。谁知三天后去查看时,它已被人偷走了。问了邻居,他们都说不知道。我们郁闷了好多天,后悔不已。后来问了范彦臣(商会会长),才知道这是清康熙年间贡生、我们县大书法家马坦的手迹。它丢失的原因:因上虹桥年久失修,桥上墙砖坍塌,石匾落入河中,过了几年,落到了范家手里。做厨师的先生觉得这块石头弃之可惜,留在家里也没用,就把它扛到商会当垫脚石了。

这块珍贵的石雕如今去哪了?是不是已经碎成了碎片?解放后,它又历经几番风雨,终于回到了合浦。虽然艰难,但只要用心探寻,还是有可能再次见到它的。

红河、虹桥的壮丽风光已不复存在,在没有自来水之前,家家户户的生活都与红河息息相关。小时候走过虹桥、走过红河,你有什么记忆?

虹桥石匾

7. 项城古汉墓

1977年8月,河南省项城县老城邮电局院内(原北大街东侧)发现一座东汉墓葬,1984年被河南省博物馆定为一级馆藏文物。

三层陶楼(汉代)

8.原襄城县护城河

这是秣陵镇衙门,门两边垂柳下的清水,是昔日襄城县的护城河,秣陵镇衙门所在位置,应该就在现在的护城河外。

秣陵镇政府大院门两侧,是原襄城县城墙护城河保存最好的一段。

9、相城秣陵刘公馆

相传清末海军将领刘虎臣在项城(今秣陵)建有府邸,名为刘府。现仅存此宅,历经沧桑,仍可见昔日的辉煌。

刘府

10. 千年湾清代古建筑

秣陵镇千年湾发现一处清代古建筑,保存完好。建筑上有四座木雕户口,每座都有福气吉祥的图案,相当精美。婚姻讲究门第相配,但很少有人知道,真正的“门第相配”其实是古屋上的两件物品。

清代古建筑

11. 颜家宅

秣陵镇(原项城古镇)南街西虹河南侧有一所民宅,坐西朝东,居民称其为“颜家宅”。原为明代颜廷子、颜暖父子的宅邸,因二人都是明代进士、官宦,所以居民称其为颜家宅。宅内有颜家庙,祭祀颜家先祖,故又称“颜家庙”。

颜氏宅邸

12. 秣陵镇清真寺

秣陵镇清真寺是豫东著名的清真寺之一,位于项城市城关十字街(原人和巷),即今秣陵镇十字街北路西侧。始建于明嘉靖元年(1522年)。后来随着穆斯林人口增多,社长马天俊等人于民国九年倡议重建西寺。西寺始建于清嘉庆年间。重建的西寺与东寺相对,宏伟兴盛,人称小蛮科。历经沧桑,东寺建筑不复存在,但西寺依旧如故。

秣陵清真寺(旧)

在时任阿訇马晓欣的牵头下,筹集善款一百余万元,于1998年10月修建了新清真寺。

新建的清真寺占地面积3616平方米,建筑面积900平方米,男、女堂、门院、南北讲堂、经堂、望月楼、水室、碑院等布局有序,相得益彰,保留了古寺风貌,颇具伊斯兰教风韵。

时任教牧阿訇马晓新带领社区负责人和两千余名穆斯林重建清真寺,社会各界同仁齐心协力,集资一百余万元,于1996年开工,历时两年建成。

秣陵清真寺(新)

13. 秣陵米黄秀山寺

秣陵北格秀山寺位于河南省项城市秣陵镇北门。康熙二十九年《项城志》卷一记载:古禹时期,项城属禹州城。周初为项子国。春秋战国属楚。汉时称项县,东魏改名秣陵县。千百年来,北格秀山寺与项城一同诞生。历经沧桑,至今依然人气旺盛。

千年古刹,人杰地灵,秀美无比。寺因城而名,城因寺而名。清乾隆十年《项城县志》记载:昔日明道在寺,阐发善恶遗风,劝戒人正直,积福修德以警世,传法警世以教化。集天地日月之精华,集山川之秀美灵气,秀山寺盛矣。 宋代诗人《秀山寺晚观》云:黄昏时分,台上,江原远眺,炊烟吐月,溪长桥横,梵音清净,莲风散暑气,忘情长坐,香城钟声朗朗。充分描述了秀山寺的美景。

水不厌深,龙不厌神奇,物不厌尘,史不厌新。秀山寺历史悠久,是项城著名的宝寺。历代兴盛,僧众众多。每逢庙会,前来烧香拜佛、许愿求恩的人络绎不绝。

数千年前,据《河南项城市地名志》记载,“北格遗址原占地2.85万平方米,高约50米。1969年,北格遭到严重破坏”。虽为首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古庙已不见踪影,古碑掩埋,只剩下“北格遗址”。盛世百业兴旺,人心善良,名刹圣地亟待修复。2009年,项城人吴福良决定重建北格秀山寺。

重建后的秀山寺更是气势磅礴,中轴线由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组成,两侧为药师殿、地藏殿、鼓楼、钟楼,东西两侧为讲经堂、客堂、食堂。高大雄伟,是僧人修行、信众朝拜的佛教圣地。千年香城重现圣地,重建的佛寺熠熠生辉,保佑这一带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经济发展、人民幸福。

修复古寺、兴建佛寺,工程浩大,不止一途,若没有全体信众的配合,大愿难以达成。点滴利益,可以成江海,天上的宫殿,不久的将来,必将辉煌。人生苦短,难遇良机,所以希望各界贤士、居士发菩提心,行方便事,开宝藏,修福报,弘法结缘,共同参与兴建寺庙的善举!

北觉修善寺

14. 秣陵龙井阁

秣陵镇历史悠久。县志记载:南宋时期,金国在此设镇,剿灭盗匪。明宣德三年,项城在此设县。因街道形似龙,又名“龙镇”。东门称龙头,取龙归海之意。城东门外,街道一分为二,形似龙须,这也是东门又名“龙须街”的由来。龙须街外侧有一口古井,石阶弯曲,为龙的“眼睛”,这就是“龙眼井”的名字。两口井是宋代建镇时街道居民挖水的地方,至今已有700年历史。左井水碱,微苦;右井清澈甘甜。 街道居民从早到晚都来打水,自20世纪末建成自来水后,人们就不再取水了。

龙井阁及碑文

街道居民几百年来受益于古井,永生难忘。如今,有一位东莞人,名叫余深海。为了让街道居民永远感受到古井的恩情,敬仰古井的功绩,缅怀古井的丰功伟绩,2018年春天,他花费数万元聘请能工巧匠在古井上建亭一座,并雕梁画柱、修栏架筑台,美化其容貌:井左植茭白,井右植莲藕,美化其环境。还计划将来把湖面扩建成水上公园,供居民赏景,因此将亭子命名为“龙井亭”。这件造福村民的善举,被视为当今村贤人的典范。 为了颂扬余家的高尚仁义,展现余家的美德,乡亲们请求我写一篇文章记录下来,以造福后人。

——秣陵镇张振奎 2018年春季

龙井阁

上述历史遗迹不仅体现了秣陵镇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是研究地方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源。

(补充说明:由于编者学识有限,相关史料有限,文章中难免有错误,欢迎专家、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关于作者

张东成,70后,项城秣陵人,毕业于项城教师进修学校,郑州畜牧学院函授,周口(项城)网民协会会员、项城市文联会员、业余自媒体人。90年代初曾任项城“青草”文学社秘书长,有数年教学、从业经验。现就职于北京惠君福餐饮有限公司。作品散见于《辽宁青年》《教育时报》《河南科技报》《周口日报》《金秋》等报刊杂志及“美篇”《孔夫子旧书网》(抖音)等平台,被誉为“秣陵宣传使者”。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