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秦长城遗址:穿越历史的雄伟防线

2024-07-15 19:04:42发布    浏览50次    信息编号:78957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神木秦长城遗址:穿越历史的雄伟防线

明长城遗址/刘胜强 摄

神木位于陕西省最北部,东与府谷相连,西与榆林市相连,北与内蒙古伊金霍洛旗相连,南隔黄河与山西省兴县接壤。

神木秦长城遗址是1986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考古研究员戴迎新考察确认的。该长城起自内蒙古准格尔旗十二连城,南行至新庙进入陕西神木,沿波牛河西岸山梁蜿蜒而下,经特玛沟、哈拉沟、羊王塔、鲁涧对岸山梁,至下石拉沟对面北牛河与乌兰木伦河交汇的石山嘴,过乌兰木伦河攀上寨帽山,被靠靠乌苏河所阻,在陈家沟茶山再次见到秦长城,继续南行至水磨河与明长城交汇处,从二郎山跨土帽河至雷家石西南。 秦长城贯穿神木市大鲁塔、店塔、马家塔、城关、西沟、接家堡等7个镇。

明长城,俗称边墙,在神木一共修建了五次,历时184年。第一次是明正统二年(1437年),巡抚王振修筑城楼;第二次是成化二年(1466年),尚书王睿加建堡楼,巡抚陆翔随后加建;第三次是成化八年(1472年),陕西巡抚余子俊修筑边墙(又称巷子);第四次是隆庆五年(1571年),神木道长张守忠修筑巷子;第五次是万历年间,巡抚赵守岳重修城楼。

神木明长城西南起府谷县陈家峁村大古大梁,至神木市永兴办事处豆峁沟村,再向西南经秦家堰湾村继续延伸。秦家堰湾一带仅此一段尚存较为完好的夯土墙,高约三至六米,其余均已坍塌成脊。现存两座已毁的夯土台基,四周散落着碎砖。水台沟内有一座较为完整的砖砌空心敌楼,当地人称之为“华楼”。此建筑结构南墙门位于两箭窗之间,有石框拱门,其余三面各有四个箭窗。门下为与建筑等长的砖砌台基,宽三米,高六米。台基东侧有门,沿砖砌拱梯可上至台基顶端,再由台基上楼。 现台基砖已拆除,建筑为三道结构,中室较为宽敞,敌楼四周有完整的夯土墙,约30米见方。此塔1982年被神木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保护文物,并立石碑保护,这是神木长城中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座空心敌楼。

水台沟西南至半墩岭、草跳沟段,尚有夯土城墙残存,其中4座墩底有砖石墙,未拆除。

永兴堡建于草跳沟南约十六华里处。史载:“明成化年间,巡抚涂子俊遣羌帅宗祥依山筑城,城方二十五华里,设东、南二门,楼台八座。万历三十五年,巡抚涂宗俊以砖筑墙,墙长六十二华里八十步,设楼台三十九座。”

长城从草跳沟向南经连家峁、荆路、土墩、关帝、石峙镇、小桃峁至杨家城,夯土墙虽已不存,但遗迹仍较为连贯,并留有多处夯土台基,砖石台基均已拆除。

小桃峁往东一华里左右,是林州城址,现称杨家城。林州始建于唐开元十二年(724年)。城址依山而建,西临悬崖,下临窟野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原城墙因岁月的流逝已成废墟,但夯土城墙的痕迹清晰可见。城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000余米,东西宽300余米,由四座小城组成,各小城之间有土墙相隔,相互之间有城门相通。北宋因军事形势的需要,为保卫林州,历来付出了惨重代价,常派司马光、文彦博、欧阳修、范仲淹等名臣多次来此视察。

长城从杨家城沿窟野河东岸向南经石峁岔、常家墩、秦家梁、牛家院子、泥河至石河子,沿途分布着密集的土墩、台地,但除秦家梁尚有三分之二的砖砌部分保存外,其余土墩、敌楼的砖石大多已被拆除,只剩下夯土墩、台地。从石河子向西南,经红旗抽水站、石宝岭、五龙口,经窟野河西岸、上山至滴水崖、窝窝庄至西沟土城段,共存有烽火台、敌楼15座。五龙口以北尚存一段较为完整的夯土墙,高约六米,长约三四百米。 这15座烽火台、敌楼除大部分石基较为完整外,其顶盖的砖石均已拆毁,但夯土堆、台基大多完好,易于修复。

隆庆四年(1570年),明廷批准在五龙口窟野河东侧修筑一座小土城,至今遗迹犹存。这座城是蒙古族和汉族进行贸易的集市,叫“回市”(蒙语称“鸟鲁阁”)。按当时的习俗,蒙古族和汉族商人只能在这个土城内进行贸易,蒙古族和汉族人不能超出这个范围。每月初一、十五开市,生意十分兴隆。开市时,官府派人主持,派兵镇守,法制十分严格。

神木城在五龙口南十里,窟野河东岸。 据《榆林府志》载:“金代始建为要塞。元至元六年(1340年)改县后,布政使王振移居东山。明正统五年(1440年),县治迁往杨家城。继任都城的王祥觉得山顶居住不便,便迁往平川。八年又迁至剑川口,即现址。城周长五华里,高二十五尺,有东、西、南、北四门。成化四年(1468年),巡抚余子俊筑防城,增设门楼。隆庆六年(1572年),东路巡抚张守忠筑城墙三十五尺。”高,四角楼。万历六年(1578年),东路巡抚谭应元修筑砖墙,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东路巡抚袁建修筑石墙。”如今,东、北城墙已完全消失。南城墙除东部一百多米一段尚存外,基本已毁。西城墙大多完好,外侧为石基,青砖砌墙,内侧为粗石夯土砌成。四座城门均已毁。城内尚有鼓楼一座,称“凯歌楼”,楼下有十字形洞口,供行人通行。

市区以北约五华里的水龙村,有一座完整的夯土台,原有的砖墙已被拆除。从此台越过窟野河到华山再到半狄墩村,约十五华里,便是内长城。此段夯土墙已不复存在,只剩下荒漠中孤零零的河西山上三座夯土台。

长城起于西沟土城村东山,过土毛川翻西山至青羊岭、姜庄子、二道沟、毛峰子、瓦窑沟、小墩沟、关元、大柏堡、万家沟。西沟土城至大柏堡这一段长城,夯土台基连绵不断。青羊岭砖包烽火台、关元村空心敌楼保存较完好。夯土墙除毛峰泽至大柏堡间一段尚有残垣断壁外,其余大部分已毁。大柏堡村北边梁顶上为大柏堡城,即今大柏堡学校。周围城墙尚存部分用石包砌的部分。 据史料记载:大白堡“始建于明弘治初年。城依山而建,周长二里九十二步,高二丈,有西、南、北三门,十二座楼阁,位于山顶地面上。”万历三十五年,巡抚涂宗俊以砖砌筑。边墙长四十三里十六步,有敌楼二十六座,旧时防御体系分区域。

从大柏堡经万家沟到口子上,这段夯土墙基本连续,较好的地方尚有六米多高的土墙,沟壑已被水冲毁。

长城从口子上经原榆神公路向南延伸至西山、敖庄子。公路两侧的夯土墙已毁,其他地方尚有断续残存,高度一般为三至五米。敖庄子侗族石板沟村有一座砖砌的碉楼,现仅存三分之一砖砌结构,仅剩上部为夯土结构。从石板沟经东边墙至梁家界,除沟口已被雨水冲毁外,夯土墙大多为三至五米高,还有三座较为完好的石墩。从梁家界经西边墙至喇嘛沟的夯土墙损毁严重。从喇嘛沟向西南至喇嘛河村,基本已无夯土墙,仅存几座夯土墩和两座已拆除的石墩。 喇嘛河村南,秃尾河东岸山顶上有一石墩,长城由此墩下山,折向西过秃尾河,拐弯处有一道保存完好的200余米黄土夯土墙,高约四至六米。

石台下崖壁上建有石碉楼,此碉楼门朝北,门楣上有石匾,上书“永固”两个大楷书字,下书“流芳百世”四个小楷书字。匾额上书“原清神木县学生高云星,原清神木县学生兼民国乡议员经理高振和”。楼内有入洞门,拾级而上,有六间洞房,洞房内有摩崖石刻:“民国以来,匪患出没,蹂躏居民,无处可住。家眷自起,民国七年二月开工,九年十月竣工。各户捐银八两五分,现将姓名、人口记载于各家洞房,以资后人证之。”

高家堡位于秃尾河中游,北距长城约10华里。史载:“堡始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年),由巡抚陈仪所建,成化中年巡抚余子俊重修。城址平川,周长三华里二十九步,有楼房十五间,地势较高。万历三十五年,巡抚涂宗俊以砖砌筑。边墙长四十二华里二百三十八步,有墩台、城楼四十四座。”如今,堡址西侧城墙除西门外,已几乎荡然无存。南侧仅南门东侧城墙坍塌,南门及南侧以西的城墙已全部损毁。 北侧和东侧石砌城墙保存较为完好,城东门犹存,为进出城市的通道。

长城越过秃尾河到悬炉塔村,村河西岸原有砖砌碉楼一座,现仅存遗址。悬炉塔西侧凉水井村有一座空心砖砌碉楼,此楼自合作化以来一直是凉水井村的仓库,所以保留了下来。此碉楼东、西、北三面墙上各有四个箭窗,建筑南墙原有大门位于两箭窗之间,但南墙和东、西墙上最南边的箭窗均已坍塌。从此碉楼向南经草湾沟、千银湾沙、三街,就进入毛乌素沙漠。此段夯土墙已近坍塌,仅在凉水井南面有一夯土台。在此台之外,还有另一座砖砌碉楼,现仅存基座。 继续西行,经过两座夯土台地,还有一处保存完好的石台,从此台地继续西行,就进入了大河塔乡双墩山村,这里是神木与榆林的边界。

明长城贯穿神木七镇,全长250华里,有186座烽火台。古代每逢打仗的时候,烽火台便会发出警报。警报信号是:白天以烟雾、旗帜为标志,夜间以火光、灯笼为信号;敌军进犯,就鸣炮,敌军退却,白天只放烟雾,夜间点火;敌军退却,就停止燃放烟花。敌军骑兵不足100人,白天升白旗,夜间挂灯笼;骑兵在100至500人之间,白天挂绿旗,夜间挂2盏灯笼;骑兵在500至1000人之间,白天升裘皮,夜间挂3盏红灯笼; 如果骑兵在五千至一万之间,白天就挂信号旗一面,晚上就挂四盏灯笼。如果敌兵不退,就昼夜每小时发出情报信号。烽火台与敌军交战后,就向全线发出信息,到处都是烽火台。

明长城在修筑技术和防御设备方面较以前各朝代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和发展,是长城修筑史上的最后一个朝代,也是长城防御工程技术发展的最高阶段。

秦长城遗迹与明长城有明显区别,秦长城夯土层高低不平,厚约30-40厘米,呈凹陷状夯筑而成;明长城夯土层均匀规整,厚约20厘米,呈平整夯筑而成。

为了把先辈留下的宝贵遗产——长城永远留存,神木市按照邓小平“热爱中华,修长城”的倡议,于1994年7月18日成立了神木县长城协会。1995年至1996年,协会通过社会赞助筹集资金,重点修缮了神木市北部的石河子、石宝岭、五龙口、滴水崖等四座城楼,包括两座空心碉楼和两座烽火台。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修建了十座展览馆,弘扬民族文化,教育和激励后人。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