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许昌监狱赵老师老家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鄢陵西许村赵氏民居

2024-07-12 16:09:30发布    浏览54次    信息编号:78583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探秘许昌监狱赵老师老家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鄢陵西许村赵氏民居

我和赵国民老师(以下简称赵老师)是在许昌监狱相识的。

很多年前的一天,我们单位在许昌监狱组织警示教育,赵老师负责接待讲解。其实我和赵老师住在同一个小区,同一栋楼,门口也紧挨着,所以很早就认识了,但我不知道他在戒备森严的监狱里工作。

经过那次警示教育,大家渐渐熟悉起来,偶尔还会聚在一起喝酒。(若想欣赏梁耀国先生其他优秀作品,请点击以下链接:1.;2.)

上周四,我下楼遇见赵先生,他说他家乡的赵家大宅已被列为河南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邀请我抽空去参观。我这个人是出了名的辣粘皮,听说那里好玩、好看、好吃,真想立马飞过去。于是,我和赵先生约定,本周六的旅游目的地是鄢陵市南部的西许村。

下图:省级文物保护纪念碑。

周六早上,我们按照计划去了那里。

车子驶入弥漫着浓郁梅花香气的西徐村,几经转角,缓缓停在赵老师的旧居旁。随后,与赵老师的堂兄赵玉民会合后,一起步行到离家不远的赵家。赵玉民是一名地道的高中毕业生,在大力传承和推广西徐村苗圃的育种技艺上,赵玉民的学历优势凸显出来。他走访老人、查阅资料、埋头苦干、经常试验,研究出一种新的梅花嫁接方法,推动了梅花品种多样化的培育。

在前往旧居的路上,赵玉民先生简单介绍了他们村子的情况。

据他分析,他们村之所以叫西徐,肯定是因为徐姓人最早在此定居。西徐村东边七八里地有一个叫东徐的村子,我从未听说这两个徐姓村子有任何交流。也许他们在徐字前面加了一个方位词,是为了避免把两个徐姓村子混淆。

西徐现有千余人,其中姓徐的并不多,从人口数量上看,赵姓居多。

曹家是从老张桥搬过来的,祖坟还在,小时候,清明、十一这天,一些思想比较传统的老人,都会回祖坟烧纸。

至于我们赵姓,应该是从白良镇古道头迁过来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小时候听长辈们说,古道头赵家墓地里有一批大树被处理掉了,通知我们去分红。没有血缘关系,怎么会通知你们分财产呢?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过去的人很淳朴。

拐进一条狭长的巷子,我们看到了宅邸的主人赵志山先生(以下简称赵先生)在文物保护单位碑前迎接我们。寒暄过后,我先看了碑背上关于这座古宅的文字介绍:

赵家宅位于炎陵县张桥镇西圩村,建于民国六年(1917年)。宅院为四合院式民居。主屋坐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屋顶为硬山式灰瓦顶,正脊、垂脊上饰有走兽,正脊为鱼鳞瓦脊。檐口、檐角均饰有砖雕。一层主屋中间有门,左右次屋开砖砌直格窗。二层为窗外单线脚木格窗,风格独特。东西山墙上开内圆外方的砖砌小窗。东西配屋均为一层,面阔三间,进深一间。 正房中间有门,左右房开木格窗。屋檐饰以猫头砖雕,滴水饰以各种花卉图案。此民居建筑材料考究,雕刻工艺精湛,具有较高的建筑和艺术价值。2008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下图:制作精美的木质格栅。

看完介绍,我们便纷纷跟随赵老师,一边听他的讲解,一边向大殿走去。

我的祖父(曾祖父)有三个兄弟,靠务农为生,但善于持家,盖了一栋占地二三十亩的大宅,有三十多间瓦房,其中有三栋高楼。大哥家在东边,是高楼;二哥家在西边,都是平房瓦房;我的祖父是三哥,他家在中间。

我家老爷有五个儿子,从南到北,从大到小,每人都有一间房间。我家老爷是老四,所以他就住在这两栋楼里,另外还有东、西两个配房各一间。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东边的楼房有两间,西边的楼房有三间。为什么要这样建呢?一来房子这么宽,而汤泡馍只能容下五间房。二来讲究对称之美,让整体看起来更好看。

以前,院子比房子低三层,2017年文化部门整修时,院子用泥土和砖块垫好,房子内外地面也几乎平整了。看到这对风门和这对屋门了吗?是不是看上去很古老,很有历史感?我小时候它们就是这个样子。60多年过去了,它们依然坚守岗位,恪尽职守,为我们一家人遮风避雨。

进入正厅,一道木栅栏将客厅与东厢房隔开。客厅与西厢房相连,屋内西南角有一道木楼梯,通往二楼。扶着长长的楼梯,一行人不禁感叹,如果不是家境富裕,肯定买不起这个楼梯,这楼梯不但需要硬木,至少需要两棵一臂多粗的树木。

抬头望去,横梁、棚板都被烟火熏黑了,明显已经碳化了,这能有效防止虫子叮咬。那时,寒冷的冬天,一家人围在火盆边,烤火取暖,聊家常,困得睁不开眼睛才会睡觉。

突然,赵先生的同事、我的武阳老乡杨小民先生第一个发现八仙桌上方的棚子上有一个铁钩子,他笑着说,那是用来挂油炸馒头筐的。他进一步解释说,在那个大家都饿肚子的年代,小孩子运动量大,跑来跑去饿了就回来找吃的,大人怕小孩子偷吃,只好把馒头筐挂得高高的。不让小孩子吃馒头,不是大人残忍,而是没办法。

下图:内置木楼梯。

赵先生补充道,三年艰难时期,家家户户都没有粮食吃,吃馒头比现在吃肉还好吃,如果大人不照顾,家里的人都会饿死。装修时没有把挂钩拆掉,是为了让后人永远记住那段艰难的历史和痛苦的岁月。

西徐村没有村墙,为了防止土匪从窗户闯入,用八块砖在木窗外砌了一个砖窗。这其实就像现在窗户外面安装的不锈钢防盗网,作用是一样的。

在西厢房里,我们看到一张老式的木床,看到檩条(又称檩条)上写着“民国九年(1920年)正月夏洗”几个字。这证明西厢房比正房晚建三年。重修时,墙体、门窗均未移动,瓦片也拆除,只更换有问题的椽子。屋顶修葺一新,八砖衬里仍是原来的八砖,屋顶上的瓦片仍是原来的瓦片,确保修葺如旧。

爷爷告诉我,以前的砖瓦都是用麦秸火烧窑烧出来的。赵先生接着说,麦秸不耐用,一烧起来就轰然炸开。要想把一窑土坯烧成砖,至少要烧几大堆麦秸。可见当时烧一窑砖有多难。

西圩往南十里地,有一个农场,我家的砖都是从那里买的。那时候没有马车,路况又不好,我们用的砖要么用马车拉,要么用牲口驮。我们接连盖了几十栋瓦房,要用几十万块砖,光是运砖一项工程就很浩大。

很久以前,我们村据说有七十二座砖窑,炎陵城墙上的青砖很多都是在这里烧制的。当时老张桥有一位先生,出资在我们村里建了一个砖窑,专供修城墙用。我们村西南角的芦苇坑,就是当年取土烧砖留下的。七十年代修炎陵至桃城公路,政府发动每户人家交砖、鸡蛋当工分,用来铺路基。一时间,大人挑着大筐,小孩挑着小筐,到处捡砖,有人去挖古墓里的砖,有人去挖旧窑底烧成的红土块,交了工分就行了。

在那个年代,能盖起一大片砖瓦房确实是件了不起的事,我的祖上能做成这么大的家业,全靠梅花和果树嫁接的技术。

下图:老式防盗窗。

据说,这里的嫁接技术已经流传了300多年。“延陵蜡梅甲天下”的说法就是我们村的。我记得,村东头的杏园里有一棵大杏树,大到两个成年人都抱不住。村南头有一个大柿子园,那里的柿子树差不多有胳膊那么粗。柿子树有铁果树之称,是果树中的长寿树。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解放初,炎陵县园艺场就建在西徐村,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县园艺场才迁到白良姚家。我七八岁的时候,我们村里有一个林场,面积八十多亩,就在我们村北边,紧邻付君庙村(现新洞村)和老官道通往老张桥的地方。经常有全省各地的人来参观。交通不发达,全省各地的来客都坐解放牌卡车。

如今,西徐村周边村庄的土地基本都被村民承包,用来种植果树苗木和木本花木,村里很多家庭都因为这项手艺而致富,住进了样式新颖的小别墅。

就先讲到这里,接下来给大家讲讲你的学习励志故事吧。赵老师一下子让赵先生措手不及。

赵先生显然没想到赵老师会这样,先是一愣,随后便大方的讲起了自己的求学经历。

我初中毕业是七十年代初,那时我十六七岁。​​村里只有一个高中名额,但因为种种原因,我没被保送,唯一的出路就是回到生产队干农活。恰逢修烟桃公路,我就拉车经桃城、临颍到襄城县首山拉石头。拉回来的石头主要用于公路两边的小桥。去的时候坐空车,走得快,一天就到了。回来的时候坐重车,走得慢,两天才到家。我第一次干这么重的活,累得骨头都要散了。

年轻人精力充沛,晚上除了到周围村子看电影,再没有其他的文化娱乐活动。我开始跟大人学拳击。邻村有个武术高手,晚饭后我们十几个人到他那里练拳,练到半夜,第二天早上才回来,也不耽误工作。在这里练了一年,就搬到了安头村。安头离我村八里路,我走路去,走路回来。生活很艰苦,但也很富裕。

下图:西厢房梁上的字迹依稀可见。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总觉得自己应该学点什么,于是就出于兴趣拿起了英语课本,有一种预感,高考迟早会恢复。

那时候,学英语很高级,很多人听不懂,所以我在学习中也遇到了一些阻力。比如,我在家里跟着收音机读英语,爷爷吼我不要读,我就跑到楼上,借着从小窗户透进来的微弱光线,默默地跟着读。我到地里看庄稼的时候,也是一手拿着收音机,一手拿着英语书,边走边听边学。在外人看来,我只是一个痴迷于读书的傻瓜。

我到禹县(现在的禹州)拉煤,把收音机挂在前面的篱笆上,边走边听,全神贯注地学英语,虽然拉了几千斤煤,却一点也不觉得累。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自己的努力,高考恢复后,我顺利考入驻马店师范学院。师范学院毕业后,我先被分配到鄢陵县城关中学教英语,在那里教了几年书,但考虑到离家较远,我主动要求调回张桥中学。我在张桥中学当了几年校长,最后又被调回鄢陵县二中任书记,并在任上退休。

听了赵先生这令人振奋的自我介绍,我们由衷称赞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范例。

下图:赵志山先生。(第一张照片:主厅和西厢房)

【关于作者】

梁耀国现就职于许昌市房地产交易租赁管理处,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杂文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摄影协会会员。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