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米湖:阳光照耀下的土家山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丰收图

2024-07-12 00:08:20发布    浏览54次    信息编号:78502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舍米湖:阳光照耀下的土家山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丰收图

阳光照耀下的山坡——谢米湖

梁厚能

八年前的一个金秋,我和朋友到湘鄂边境的土家族村落稻坑采风。经过一处山脊时,发现路边有一块奇怪的天然路标石,便停下车,看到石头上写着“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落:射米湖”几个字。哦!原来,这里就是鄂西著名的土家族摆手舞之乡射米湖。

我们站在路标石前向西望去,眼前出现了一片缓坡。

山坡上,三个村落相对独立,但又紧挨着,组成一个大村落。一百多户人家,一排排青瓦房、木屋、吊脚楼掩映在树林里。村后是一片茂密的森林,前面和两边是层层的梯田。梯田里的水稻熟了,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着金光。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一派山村丰收的景象。心里不禁感叹:这真是人间仙境,人间天堂啊!

我建议我们过去看看,于是我们四个人走进了这座质朴的土家村落。

我们沿着村里的石板路走着,走了一会儿,没见到一栋砖房,都是青瓦木屋,整齐、古朴、干净。村里的人都去哪了?我正纳闷着,终于听见了说话声和砍柴声。我走过去一看,一户人家的院子里有三个人在做木工活。他们看到我们三人是不速之客,有些惊讶。我主动介绍自己,说我们是桂塘坝人,特地来这里做客。他们一听说我是桂塘坝人,立刻露出友好的表情。其中一人说:“我们离桂塘坝只有几公里,离得很近,我们经常去。欢迎来做客,欢迎来做客!”我想找一个熟悉舍米湖的人,了解相关情况。

于是他问:“这里最有名的人是谁?我想去拜访他。”

谁知,八十多岁的老人却自告奋勇地说:

“我最有名了!来找我吧。”

我见过很多伟人,但第一次在这么大年纪遇见这么伟人。他说自己是最著名的。我很纳闷。他是在吹牛吗?还是在开玩笑?于是我问:

“你怎么知道?”

“我当选了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了!我还是国家命名的摆手舞大师,是不是意味着我出名了?”

他的话让我们一愣。我是在人大工作的,知道能成为人大代表的肯定都不是普通人!我们湘西自治州三百万人口,人大代表才四个,看来这位老人确实不简单。于是,我们便让他放下手头的工作,坐下来和我们聊聊天。通过聊天,我们得知,他叫彭长松,当时已经82岁了。上世纪50年代,他担任过村民兵连长,在湘鄂边境率领民兵参加追捕空投间谍的行动,他还是土家族摆手舞的传承人,被恩施自治州授予摆手舞艺术大师的荣誉称号。

我找对人了,老人真是舍米湖的“活字典”,我问的问题他几乎都能回答,通过他的介绍,以及后来查阅的相关信息,我终于对舍米湖有了基本的了解。

舍米湖是土家族地名,对此有多种解释:

一、《来凤县地名》解释:舍米湖,土家语,“舍”为“有、富”,“米”为“末”,即“无”之意,“户”为“地方”,寓意这里自然条件良好,是一个自然富饶的地方。

二是这里水土特别好,曾出产“贡米”,进贡朝廷,故名“舍米湖”,取放弃好米进贡,只顾自己谋生之意。

第三:嘉靖年间,彭家先祖从大拉西迁居此地。老祖宗来时这里只有山林,为了生存,便砍伐树木,种上粟米,收成不错。祖母在前面摘粟,祖父在后面扛,不小心掉下一捧粟,第二年发现时,已发芽长成幼苗。“舍米湖”就是抛弃粟米的意思。

第四:舍米湖村民大多姓彭。其先祖彭祥龙是彭公彭世丑的后裔,清初从湘西迁此,定居、开荒、繁衍。彭祥龙随贾祥乾而来,双方因土地发生冲突。定居后,以古树、山脉划分势力范围。彭祥龙有一块长势良好的粟田,但被划出界外。为表诚意,他让出了粟田。从此,此地便叫舍米湖。

第五:“舍米湖”。“舍”是土家语“热”的误读,意为美丽、漂亮;“米”是“火”,形容此地空旷、阳光充足;“湖”是平缓的山坡;“舍米湖”的意思是阳光照耀下的一片小山坡。

通过观察舍米湖的地形,这里有梯田871亩(其中稻田489亩),面西向东,阳光充足,村落古朴,物产丰富。水稻曾是贡米,西瓜沙质香甜,茶油是比橄榄油更好的植物油,烤烟富含硒。我觉得第五种说法最靠谱,这应该就是“舍米湖”这个地名的本意。

舍米湖是湖北省来凤县百福寺镇的一个行政村,地处三省交界,东与湖南圭塘坝为邻,西与重庆酉阳相望。历史上这里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地方,清雍正年间改土归官制前,先后属湖北省茅洞安福寺、满水安福寺、白虎场寺管辖。新中国成立初期,属茅洞区。1958年改为茅洞人民公社河东大队管辖,后河东大队改为河东乡,改为河东乡管辖。后来行政区划调整,现属百福寺镇管辖。

舍米湖村现有6个村民组,145户,635口人,都居住在这片向阳的山坡上。村民97%为土家族,以彭姓为主,此外还有田姓、张姓、高姓等,均是从湖南迁入的。

舍米湖族世代务农,民风淳朴,不沾赌不沾毒,但喜欢手舞。土家摆手舞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摆手舞大师彭长松、鼓手彭成金被评为“摆手舞传承人”。百福寺镇被国家命名为“土家摆手舞艺术之乡”。

土家人有一个专门跳摆手舞的地方——摆手厅。与现代的舞厅不同,摆手厅不仅是跳舞的地方,也是土家人祭拜祖先的庙宇。摆手厅,即舍米湖里的庙宇,坐落在村西的庙堡上,与村子保持着一定的距离。那次,我们按照村民的吩咐,前往参观。我们顺着山脊石路前行,发现眼前有一座小山堡,山堡里松柏葱茏,给人一种神秘、静谧、庄严的感觉。走近一看,在树林的掩映下,东、西、南三面用大块青石条砌成一道高约2米的围墙。北面是庙宇,里面供奉着彭公大人、项老官人和田浩瀚三尊土家祖先塑像。 大殿三开间一字形,山墙式屋顶,墙面用长方形石块砌成,无雕梁画栋、斗拱飞檐,古朴厚重,与一般的庙宇、寺院、祠堂截然不同。大殿门口有一座木牌坊,上书“百寿堂”三个大字。

整个建筑为石木结构,坐北朝南。正门在寺前,中间有一条神道从正门直达寺内,成为院落的中轴线。神道两旁植有五棵古柏,不仅增添了神秘、静谧的气氛,而且便于舞会时悬挂灯笼。百寿堂方场呈长方形,面积约500平方米。殿内墙上嵌有两块石碑,分别为清道光二十七年、同治二年修葺时所立,虽已陈旧,字迹斑驳,但文物价值十分珍贵,是考证百寿堂历史的重要物证。据有关人士介绍,这是全国土家族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百寿堂,故有“中华第一百寿堂”之称。 正门入口处有一块2008年4月25日立的“湖北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舍米湖百寿堂”石碑。殿壁上嵌有两块石碑,一块为近代立,一块为清代立,记载了当时捐资修建的人员名单。据记载,捐资人有卢、贾、陈等,落款为“同治三年(1864年)十二月”。

据村民介绍,古百寿堂始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历史上曾修复四次,第一次是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第二次是同治三年(864年),第三次是1963年;第四次是2008年。

舍米湖的摆手堂和摆手舞几乎被埋没在历史的尘埃中。雍正年间土地改革后,清廷采取文化同化政策,大量输入汉文化。加之清末民国时期,时局动荡,战乱匪患猖獗,经济衰败,人民生活贫困,摆手堂便荒废了,很少有人跳受人喜爱的摆手舞。1957年,茂洞民族文化馆干部鲁迅中、李凤贵到舍米湖采风,发现了这座名为“神堂”的古建筑。据当地老人介绍,这里是摆手祭拜祖先的祠堂。鲁、李二人十分高兴。 经过一番考证,他们初步认定这里是“摆手堂”,于是便请来了彭荣子、彭祖秋、彭昌义三位长者跳摆手舞。长者们的舞姿古朴刚健,粗犷清新,是民间少有的舞蹈。随后,在三位长者当老师后,摆手舞的传承开始了。

最让舍米湖人感到自豪的是,他们的摆手舞在国家认定土家族为一个民族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土家族,自称毕孜卡,历史悠久,但以前一直没有被承认为一个民族。1950年9月,21岁的永顺青年教师田心涛在国庆庆典上第一次向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请愿,要求进行全国性调查,确认“土家族”是一个单一的民族。1956年3月,著名民族学家、全国政协民族工作组组长潘光旦先生奉全国政协、中央统战部命令,率队到湘鄂川边区进行民族调查。在来凤县,他偶然遇见了舍米湖摆手舞队,看完他们的表演后,激动地说:这个舞蹈有特点。 它不是为了好玩而跳,而是为了祭拜祖先,展现了山地民族奔放粗犷的精神和不畏困难的精神。此前,潘光旦一行刚刚走访了酉水流域的龙山、永顺、保靖、酉阳等地的土家族聚居地,观看了摆手舞表演。在这里,潘先生再次感受到了土家摆手舞的独特魅力。看完表演后,他高兴地与舍米湖摆手舞团合影留念。潘先生与舍米湖摆手舞的意外邂逅,为中央认定土家族为单一民族提供了重要证据。经过潘光旦、王明玉、闫学军等专家的广泛考证,1957年1月3日,中央统战部正式发文,确认“土家族”为单一民族。

如今,舍米湖村已建有一座百寿堂,青瓦、木屋、吊脚楼、飞檐翘角、曲径通幽,无不体现着土家建筑的特色。

舍米湖摆手舞富有特色,自由奔放,新颖优美,反映了土家人的生产生活。其技法有:同侧摆手、同侧出脚、旋转、摇动、弯身跪姿、微沉,有时“单摆”,有时“双摆”、“旋转摆”,造型多为“割火”、“挖土”、“种玉米”、“拔草”、“插秧”、“割稻”、“织布”等。其伴奏以锣鼓为主,摆手歌穿插其间,歌舞乐融为一体。舍米湖男女老少都爱跳摆手舞。农闲时节、节日,只要锣鼓一响,大家就敢来围着篝火跳舞。 舍米湖摆手舞的长久繁荣,得益于良好的传承机制。老一辈艺术大师彭长松今年90岁,他传承摆手舞已60余年。新代表人物彭成金是酉水流域有名的“鼓王”,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成为继彭长松之后摆手舞的骨干。

自1957年发现古老的摆手堂以来,舍米湖人民不断将摆手舞发扬光大,曾跳进北京、上海,跳出国外,走进雅殿堂。舍米湖摆手舞队参加过上海世博会、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参加过荆楚文化走进澳大利亚、新西兰的活动,多次在中央电视台亮相。湖北电视台历时两年拍摄了大型文化纪录片《神堂》并在全国播出,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国内一些高校、科研机构和日本、新加坡等国的科研人员专程到舍米湖进行实地调研,武汉歌剧院等专业艺术团体也进行了现场研究。舍米湖村还先后被评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落”、“中国传统村落”、“湖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磨刀溪组内,有一大片古金丝楠木群落,据村民介绍,这里有百余亩,上千株树,它们或长在屋前屋后,或成排排列在道路两旁。每棵树都粗如水桶,树干挺拔光滑,上下粗细一致,直伸向天际。人们在林间漫步,能闻到一股自然的清香。掩映在楠木林中的青瓦岩墙吊脚楼,偶尔有老牛走在铺满金叶的石板路上,不知名的鸟儿在树丛中叽叽喳喳、追逐嬉戏,仿佛世间再无他人。人与自然相得益彰,和谐共存,构成一幅天然的画卷。

据有关资料介绍,楠木,旧称“桢楠”,属樟科,常绿乔木,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因其树干挺拔挺拔,腰杆好,木质细密,花纹金黄,气味芳香,经久耐用,历史上很早就用于宫殿、寺庙等大型建筑,或用来制作屏风、雕床、桌椅、橱柜、棺材等,历来是达官贵人的专用木材。据史料记载,百福寺盛产楠木。自明代以来,特别是明嘉靖年间,因九庙失火,朝廷特派湖广陈州同知徐山督办楠木的采集工作。两年多来,徐山奉旨走遍了茂洞山川。当地百姓也深受其害。 他被征召为木匠,在山里砍树运木,常常“入山一千,出山五百”。许山因不能违抗命令,又为木匠的悲惨命运感到惋惜,写下了大量的诗文,留下了四卷《茂洞集》,记录了伐木过程和木匠的艰辛,痛斥了封建官僚的残酷行径,并被收录于清代《四库全书》,成为研究土家族的重要史料。

舍米湖村历史上是金丝楠木集中产区,但明嘉靖以后,巨楠树几乎全部被砍伐,虽有少量成熟楠木,但在“大跃进”时期也被砍伐殆尽,磨刀溪大面积金丝楠木得以保存。

据说,这里彭姓村民的祖先是酉水下游湘西大拉寺人,明嘉靖年间被征召到这里当木匠,后来幸存者就在这里定居谋生繁衍,因此族人对楠木十分喜爱和保护。在分田地时,这些楠木也分到了各家,但村民们约定好不砍,即使有人出高价收购,他们也不砍一棵树,于是便留下了这个金灿灿的楠木群落,也成为了舍米湖村一道亮丽的风景。

这次舍米湖之行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总觉得不够,所以之后又找机会去了两次。

2015年5月,为配合桂塘书法墙建设,我联合湘西诗词协会策划了“走进桂塘,感受‘一脚踏三省’神秘地域文化诗歌征集活动”,把舍米湖作为重要征集点。当天,我带领30多人的征集团队来到舍米湖。彭南松身披“摆手舞艺术大师”绶带,带领舍米湖摆手舞队在古摆手堂为我们表演了一段地道的摆手舞。彭南松当天成了大明星,在古摆手堂庙前,征集团队成员纷纷与他合影留念。那次征集,舍米湖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回去后,他们写下了不少诗篇,五年来,他们每次见面,仍旧津津乐道。 现记吉首大学师范学院王明辉教授的《舍米湖》:

云雾缭绕梯田,景色绝美。

人们喜欢走来走去,挥动双手,炊烟弥漫在这座被称为吊脚楼的建筑里。

地名很有趣,野鸟的鸣叫也让景色更加丰富多彩。

陶玲的渔夫迷路后,听到鸡叫,看见了一位仙女。

2015年国庆假期,我和朋友又去了舍米湖。我们直接去了彭长松家,他一个人在那儿休息。因为是熟人,他很热情。他高兴地告诉我,有一年,一个副部长来到舍米湖看望他,问他有什么困难。他说缺一面鼓,部长马上表示愿意送一面给他。没过多久,真的有人送来一面鼓和一面锣,我要求看看。他马上领我们到吊脚楼前,打开门,看见一面鲜红色的大皮鼓躺在那里。我说:

“这位部长是我们党的好干部!”

彭先生说:“对呀!对呀!”

聊了一会儿,我问:“彭老师,您能教我们跳摆手舞吗?”

他高兴地回答:“当然了!”

于是,我们下到平地上,学着跳小手舞、老鹰展翅舞、犀牛望月舞、推磨舞、撒种舞,他在前面示范,我们在后面跟着。

如今,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但他那帅气粗犷的舞姿却久久萦绕在我的脑海里。

2020 年 4 月 9 日

作者简介:梁厚能,1965年8月出生,苗族,湘西龙山人,研究生,湖南省作协会员,毛泽东文学院第十期学员,吉首大学客座教授。散文《勾火岩》发表于《人民日报海外版》,入选中国作协《新时期少数民族文学选集》。出版有地方散文集《那年那月》、文化散文集《书法湘西》,主编《清澈的郫都河——湘西桂塘优秀文学作品选》

记录时光的梦想与影子,书写流逝的岁月。

红罗山书院ID:

主编:姚国录

主编:胡文静 赵宏伟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