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表面处理技巧:提升镀层与塑料结合力的关键因素

2024-07-08 05:01:53发布    浏览32次    信息编号:78051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塑料表面处理技巧:提升镀层与塑料结合力的关键因素

11.涂层与塑料结合力不好

1.除油效果差

A.故障分析

塑料成型过程中,模具中通常会加入脱模剂;周转过程中模具上会粘附各种油性物质,后道工序抛光过程中模具上会粘附抛光膏,这些都会妨碍硫酸-铬酸型粗化液对塑料表面的粗化,达不到亲水性和粗化要求,造成粗化不均匀,严重影响塑料与涂层的结合力。

常见的脱脂方法有有机溶剂脱脂和碱性脱脂,碱性脱脂液的成分与钢件成分相似,对于酚醛塑料等不耐碱的材料不能使用碱性脱脂液,脱脂液的温度不宜过高,否则容易造成产品变形。

B. 改进措施

合理选择除油工艺,严格按照规范操作,保证除油效果。

2.注塑条件不当

A.故障分析

塑料件的成型工艺对涂层的结合强度影响很大,判断其好坏的方法是将其浸泡在温度为24℃±3℃的冰醋酸中2分钟,然后清洗、烘干。如果此时工件表面出现白粉或裂纹,则此类塑料的内应力很大,结合强度不佳。一般来说,出现白粉时,多半不能通过循环试验,出现裂纹时,多半不能通过剥离试验。这种异常往往出现在零件的同一部位,多数零件都有类似现象。

附录:塑件内应力的检测

①冰醋酸浸泡法

将零件完全浸入24℃±3℃的冰醋酸中30s,取出后立即清洗干净,然后晾干,检查表面。如果有细小而密集的裂纹,说明此处存在应力。裂纹越多,应力越大。重复上述操作,浸入冰醋酸中2min,然后检查零件。如果有深入塑料深处的裂纹,说明此处存在较高的内应力。裂纹越严重,内应力越大。

②溶剂浸渍法

将零件完全浸入21℃±2℃的甲乙酮和丙酮混合溶剂中15秒钟,取出后立即振干,再按上述方法检查。

B. 改进措施

缓解压力的方法:

A.在60-75°C下加热2-4小时以消除应力。

B. 在25%(体积)丙酮中浸泡30分钟,以消除应力。

改进成型工艺,加强镀前应力检查,保证镀件产品质量。

3.化学粗化液配方不当

A.故障分析

为了增加镀层与基材的结合力,基材表面一般需进行粗化处理。粗化的目的是使非金属基材表面微粗糙化,增加镀层与基材的接触面积,并通过粗化改变塑料表面微观几何形状和聚合物分子的化学性质,形成极性基团,使塑料表面由疏水变为亲水;同时经过粗化处理后,塑料表面形成许多均匀的小凹坑,使镀层可以嵌入其中,镀层与塑料基材像“纽扣”或“铆钉”一样牢固结合。在ABS塑料电镀中,常用的化学粗化液为硫酸-铬酐型。当铬酐与硫酸的配比不合适时,粗化液对塑料表面的丁二烯树脂没有氧化腐蚀作用,不能形成凹坑,金属层与塑料没有结合的基础。 对于这种情况下,单纯提高腐蚀液的温度和腐蚀时间是不起作用的。

B. 改进措施

合理选择粗化工艺,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同时要注意三价铬的积累,三价铬最好不超过20g/L。

4. 粗化不足或过度

A.故障分析

打毛是影响结合强度的关键因素,打毛不充分而引起的结合强度差,多出现在制件凹陷处,如果涂层剥除后,这些制件的塑料表面通常比较光滑。打毛过度而引起的结合强度差,多出现在制件的尖部和边缘处,如果涂层剥除后,这些制件外观粗糙。常用的检查方法是将打毛后的制件放在阳光下或烤箱内烘干。如果烘干后表面发白,制件尖部和边缘处出现细小粉状黄白色物质,而这种粉末可以用手擦掉,则说明这些制件打毛过度(或老化),应降低打毛温度或缩短打毛时间。如果烘干后表面只有少数地方发白,大部分表面仍为塑料原色,则说明表面打毛不充分,应提高打毛温度或延长打毛时间。打毛温度与时间是相关的。 温度太低达不到粗化效果,延长时间也不行。粗化温度多控制在65-70℃。粗化时间根据零件成分、尺寸决定,一般为5-15分钟。PC含量越高,粗化时间越长。如果不能确定,最好先进行小试,在不同粗化温度和时间下分批试验,再根据试验结果确定工艺标准。

B. 改进措施

严格的工艺规范和工艺参数。

12.工件变形

1.粗化液温度过高

A.故障分析

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工件是不会变形的。塑性变形的原因主要有三种:热变形、压缩变形、热变形和压缩变形同时发生。ABS塑料电镀过程中,粗化液的温度(60-70℃)是工艺过程中的最高温度。如果控温不当或操作不慎,使粗化液受热过高,容易造成厚度较薄或面积较大的工件变形。

B. 改进措施

根据塑料的变形温度,合理设定粗化液的温度,并控制在恒温,防止塑料工件变形。

2.压力引起工件变形

A.故障分析

塑料工件比较轻,在打毛或除油过程中,都是浮在液面的,必须用压板加压,使工件浸入打毛液中才能达到打毛效果,如果温度过高、压板压的时间过长、压板压得不够紧,都会导致工件变形。

B. 改进措施

经常翻转零件,防止其长时间重叠或受压。

3. 钩子的支点不对称

A.故障分析

吊钩的支点应对称设置,并保持相同的拉力,如果吊钩拉力不平衡,在经过高温过程时就会变形,冷却后变形就会固定。

B. 改进措施

在设计制作吊架时,不要让工件在一个方向受力过大,可以增大支点的接触面,以减小支点拉力。

4.严格控制各工序温度

严格按照各工序的工艺参数,加强管理,不得超过规定温度(控制温度的主要工序有粗化、亮镍、铬、烘箱等)。

5、电镀挂架挂钩弹性太大

A.故障分析

塑料工件比较轻,在电镀过程中,仅靠工件自身的重力是无法保证电镀产品质量的,甚至会造成不导电、无镀层沉积。因此,在设计电镀挂具时,只能依靠挂钩的弹力来将工件拉紧或夹紧,如果挂钩的弹力过大,容易造成工件的变形。

B. 改进措施

合理设计吊具及工艺参数

附录:塑料件外观设计原则

①零件表面应光滑,在不要求镜面光泽的地方,应尽可能做成梨形或浮雕花纹,以利于粗化,提高涂层的附着力,掩盖细小的缺陷和伤痕。

②不得有盲孔,如需,其深度应为孔径的1/3~1/2,槽或孔之间的距离不宜过近,且边缘应修圆。

③零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壁厚最好大于3mm,最薄处不小于1.9mm。

④ 不应有尖锐的边缘、角或锯齿状,若有必要,应尽可能将边缘修整成圆角。

⑤尽量避开大面积平坦区域。

⑥尽量不要使用金属嵌体,必要时可用铝材,嵌体周围的塑料应足够厚且圆润。

⑦ 在零件上留出尽可能多的安装位置,以获得良好均匀的涂层。

放置位置应设计在不影响外观的位置,并注意防止零件变形。

13.化学镍层有黑色粉末

1.温度过高

A.故障分析

槽液温度是影响化学镀镍沉积速度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沉积速度随温度升高几乎成指数增加。为了达到高的沉积速度,许多槽液采用尽可能高的温度。在酸性槽液pH值4~5范围内,工作温度若低于70℃,反应就不能再进行,一般维持在85~90℃。碱性槽液可在稍低的温度下工作(低于45℃),通常只能在活化的非导体表面生成一层很薄的镀层,然后再通过电镀加厚镀层。但槽液温度不能过高,温度过高,沉积往往会过快而不受控制。一般温度每升高10℃,沉积速度就会增加一倍,这样就会使镍离子的自催化反应速度过快,使镍晶体变得粗糙、疏松。 这样得到的是结合强度差的黑色粉末镍,同时亚磷酸盐也会迅速增多,引发镀液的自分解。在分解后的化学镍槽中镀镍必然会得到黑色粉末镀层。随着温度升高,镀速加快,镀层中磷含量降低,镀层应力和孔隙率增大,耐蚀性下降。因此,实际生产中,镀液工作温度必须保持相对稳定(变化在2℃以内)。

(在内部),由于沉积层中镍含量随温度变化,温度波动较大,会产生层状片状沉积。另外加热必须均匀,尤其要防止局部过热。

B. 改进措施

将镀液温度降低至标准值。如果镀液已自行分解,则需要更换。

2.pH值太高

A.故障分析

镀液pH值对化学镀镍工艺的影响如下:

①当pH值升高时,沉降速度增大;反之,沉降速度减慢。

②当pH值升高时,生成的沉积物中磷的含量降低

③pH值升高,会降低次磷酸盐还原剂的利用率,此时有相当一部分还原剂被消耗在析氢反应中。

④对于酸性化学镀镍液,当pH值升高时,亚磷酸盐的溶解度下降,亚磷酸镍的析出会引发镀液自然分解的危险。若pH值继续升高,次磷酸盐氧化为亚磷酸盐的反应将由催化反应(只在催化表面发生的反应)转变为自发的均相反应(反应可以在镀液本身中进行,而不在催化表面进行)。

[H2PO2]- + OH- → [HPO3]2- + H2

此时电镀液很快分解,失去作用。

与化学镀铜一样,化学镀镍的沉积速度随溶液pH值的升高而增大。若pH值过高,反应过于剧烈,溶液易分解、不稳定,且镍离子的自催化反应速度过快,使镍沉积物粗糙、疏松,得到的黑色粉末镀层结合强度差;若pH值过低,则沉积速度很慢,甚至得不到镀层。在正常反应过程中,随着镍磷的沉积,不断有H+生成,镀液的pH值不断降低,因此必须及时调整pH值,使pH值的波动范围控制在土0.2范围内。若pH值过高,可用硫酸降低。

B. 改进措施

用5%稀硫酸调节pH至标准值。

3.镍盐含量​​过高

1. 故障分析

镍盐是镀液的主要成分,一般随着镍盐含量的增加,沉积速度也随之增加,但镍盐含量过高,则速度过快,容易失控,镀液会自行分解,使溶液产生固体颗粒,这些颗粒夹在镀层中,导致镀层上出现黑色粉末。另外,如果镍盐含量过高,柠檬酸盐含量过低,镍盐在碱溶液中会形成氢氧化物沉淀,使溶液浑浊,导致沉积层粗糙。

B. 改进措施

稀释镀液,分析并调整镀液成分

4.次磷酸钠含量过高

A.故障分析

次磷酸钠是镍的还原剂,在络合剂比例合适的条件下,随着次磷酸钠浓度的提高,镍的沉积速度加快。生产中控制次磷酸钠与镍盐浓度的摩尔比小于4即可。次磷酸钠含量过高,反应剧烈,镀层发暗,镀液易分解,不稳定;含量过低,镍沉积慢,易析出氢气,产生气流。

B. 改进措施

稀释镀液,分析并调整镀液成分

5.化学镀镍溶液受到污染

A.故障分析

在胶体钯活化过程中,若将活化液带入化学镀镍液中,将引起化学镀液的分解,如果在分解后的化学镀镍液中进行化学镀镍,必然会得到黑色粉状镍层。

B. 改进措施

替代化学镀镍溶液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