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镍废水的生物炭处理环境研论:吸附机制及应用前景

2024-06-20 15:04:53发布    浏览164次    信息编号:76003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废水的生物炭处理环境研论:吸附机制及应用前景

生物炭处理含镍废水

“环境研究”—专栏活动

论文标题:由 KMnO4 和 KOH- 壳得来:

DOI:10.1016/j..2018.10.007

通讯作者(第一作者):安强

出版日期:2019 年 1 月

研究机构:三峡库区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出版于:

它是一本国际性多学科期刊,旨在广泛有效地传播与环境科学与工程相关的各类研究。发表的文章主要来自以下领域:环境化学、毒理学和风险评估、治疗和修复等。最新 Cite-Score = 8.8,引用率为 10%,影响因子为 5.778

概述和摘要

目前含镍废水对水环境构成严重威胁,亟待寻找高效、环境友好的吸附剂。传统生物炭不能高效吸附镍,因此需要重点研究化学改性生物炭(MBC)对镍的高效吸附。本研究采用高锰酸钾和氢氧化钾对废花生壳生物炭进行改性,并评价分析MBC对镍的吸附能力及吸附机理。结果表明,MBC对Ni(II)的吸附容量高达87.15 mg·g-1,反应过程为自发的吸热化学反应吸附。同时,FTIR和XPS分析表明,改性生物炭中的氨基可以与镍络合形成氨基镍,羟基可以通过共沉淀络合作用与镍形成氢氧化镍和复合氧化镍,从而达到去除镍的目的。这种新型MBC在含镍废水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材料准备

将花生壳在500℃下缓慢热解2小时,形成生物炭,然后将5g生物炭与10ml 0.5%高锰酸钾混合,在室温下放置4小时,然后在60℃环境中干燥4小时。干燥后,将约15g氢氧化钾加入样品中,在300℃下加热1小时,然后洗涤MBC并在60℃下干燥至恒重。将处理后的生物炭通过100目筛网进行筛选,用于表征和批量吸附实验。

随后考察了改性生物炭在投加量(0.1~0.3 g·L-1)、pH范围(1.0~7.0)、离子强度(0.01~0.2 M)等不同参数下对镍的吸附能力;并研究了生物炭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

结果

1.用量:在0.1~0.3 g·L-1用量范围内,吸附容量由78.31 mg·g-1降低至62.92 mg·g-1;

2.pH范围:pH值为1.0~7.0范围内,吸附容量由2.24mg·g-1增大至79.54mg·g-1;

3.离子强度:MBC在Ni上的吸附不受离子强度的影响;

4. 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自发吸热化学反应过程。

尖端

改性过程优化了生物炭的孔隙结构,增强了物理吸附,同时提供了更多的吸附位点,提高了吸附能力。

生物炭溶液的pH值和电荷零点与静电相互作用有关。

功能基团在改性生物炭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氨基可与Ni(II)反应生成氨基镍,羟基可与镍通过共沉淀、络合等作用生成氢氧化镍和氧化镍。

总结

本项目研究发现,经高锰酸钾和氢氧化钾改性的花生壳生物炭对水溶液中的Ni(II)具有明显的吸附能力。水溶液中的初始pH和吸附剂的用量影响对Ni(II)的吸附能力,在pH 6.0和0.1 g/L的特定条件下,MBC的最大平衡吸附容量达到88.02 mg·g-1。该吸附为自发的、吸热的过程。同时,改性使生物炭的比表面积增大,导致吸附位点增多。改性生物炭中的氨基可以与Ni(II)通过络合作用生成氨基镍,而羟基可以形成氢氧化镍,通过共沉淀和络合作用生成氧化镍。因此,这种新型MBC吸附剂在含镍废水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环境研究论文长期接受教师及学生投稿,若论文被采纳,将在综合评分上加分0.05分,最高0.1分,欢迎大家投稿!

图片:刘晨璐、安强课题组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