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HS 培训资料:固体废弃物处理记录与职业病预防
2024-06-17 08:12:15发布 浏览173次 信息编号:75610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EHS 培训资料:固体废弃物处理记录与职业病预防
固体废弃物处理记录,EHS培训资料 yzenv 固体废弃物处理记录,EHS培训资料 EHS培训资料 目录 1.职业病的识别与防治 2-3 2.紧急事故的预防与应对 3 3.消防安全/分散 3-4 职业危害评估 个人防护设备/材料处理/工作场所设计与维护 6-7 事故/医疗程序/紧急救援 7-8 化学品安全/环境保护 8-9 环境保护 9-12 环境卫生准则 12-14 1.职业病的识别与防治 职业病是指由职业直接或间接引起的疾病,包括因过度疲劳或暴露于各种材料、设备或工作环境而引起的疾病。 无害因素引起的疾病包括:热应激、哮喘、耳聋、手或前臂腱鞘炎、周围多发性神经炎、皮炎、癌症、乙肝等。以下是我厂易发生的一些职业病。 手部或前臂腱鞘炎 职业性耳聋 相关工作边界 数据输出人员、文员、仓库工人、机器维修工人等 例如:频繁抬高手臂 原因 由于手部肌肉和前臂肌肉长期维持一种重复性动作,再加上速度、力度的操作,手部和前臂的肌腱受损、发炎。 耳蜗中感受声音的神经细胞因过度的噪音而受损,听力下降的程度取决于噪音强度和暴露时间,一般来说,长期暴露在超过85分贝的噪音中,会对听力造成潜在的损害。 症状 手部疼痛、肿胀和压痛等 症状可能蔓延至前臂 耳鸣、听力下降,甚至永久性耳聋 预防方法 尽量减少重复动作,EHS培训材料。
降低动作速度与力量,少用电动工具及设计精良的工具,进行噪音相关训练,职业性皮炎,周围性多发性神经炎,相关工作边界,喷漆,印刷等,使用含正己烷的胶水,黏合剂及脱脂剂的行业。 病因:接触化学,物理或生物危害,在工作环境中吸入过量含正己烷蒸气或皮肤接触含正己烷溶剂所引起的皮肤病。症状常局限于与病原体接触的部位,如手及前臂。可出现红斑,皮疹,水疱,脱皮或角化。通常在治疗及停止接触刺激物后痊愈,但若反复接触则会复发。四肢肌肉可能变得无力及瘫痪,导致运动困难或肌肉萎缩,感觉丧失,腱反射消失或反射减弱。 正己烷可能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视力和记忆力受损。恢复期很长,患者可能无法完全康复。 预防方法: 了解日常接触的化学品和其他刺激物的危险废物处理流程。 保持工作场所清洁,尽快清除溢出的化学品或材料。 处理化学品或其他刺激物时,必须首先穿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包括手套、围裙、护目镜和口罩。 安装通风系统以控制工作环境中的空气污染物。 接触化学品和溶剂的员工应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如呼吸器和手套。 2. 紧急情况预防与应对: 将易燃和可燃物品带来的风险降到最低,最好的预防措施是在它们发生之前预防。 固体废物处理。
辨别火灾危险,燃烧三要素包括: 可燃物:所有能够燃烧的物质统称为可燃物,例如塑料、油漆、木材、纸制品等。 可燃物:所有能够助燃、支持燃烧的物质,主要是空气或者氧气 点火源:你知道危险废物处理流程吗? 任何能够引起可燃物的热能,例如火柴、烟头、电火花、雷电、静电等。 只要隔绝以上三者之一,就能防止火灾。 配备的消防器材要种类合适、数量充足。 学会img/post/203.html。 举行火灾、化学品泄漏或自然灾害的应急演习,方便使用,很有用。 3.消防安全/分散 我厂是一家以生产木制工艺品为主的大型企业,生产用到的材料主要是各类木质材料、油漆、稀释剂等,大部分都是易燃易爆物品。 EHS培训材料。有些材料一不留神甚至会引发火灾。消防安全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我们需要:尽量使易燃物品远离火源;更好地了解化学品的特性(MSD);合理规划工作场所;不要使电路超负荷;按时维护消防设备;10配备足够数量的消防设备并合理放置;11所有消防设施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易于使用,避免被其他物品遮挡;12对员工进行消防设施使用培训;13在显眼的地方张贴疏散图,用当地语言标明逃生方向;14应急入口照明设施;15疏散路径数量充足;16清楚标明入口/疏散路线,保持畅通(入口不得死锁或堵塞); 17 员工应懂得如何逃离受影响区域,废物处理统计表。
最近的火警及灭火设施位置 18 组织疏散演习 19 个人首次发现火警,必须立即按动火警警报,并迅速通知当地相关部门及工厂管理方 20 成立消防委员会,明确责权 21 演习-事先通知/不事先通知,组织全员参加演习(白班/夜班),包括所有车间 22 召集地点应在户外空旷的地方,由组长以点名的方式确认召集人数 23 组长可通过适当的应变系统向上级汇报疏散演习情况 24 保存相关记录(时间、地点、 25 员工若未能成功逃生,负责人应及时通知相关政府部门(消防、应急)寻求帮助 26 总结整体情况,持续改进 四、职业危害评估(见附表) 五、电气安全会引起火灾和事故,人接触带电物体,就会发生事故。 即使物料不带电,如果绝缘体发生故障,也会发生事故。当绝缘体发生故障或发生短路时,会产生强热和火灾。因此,所有电气装置和设备必须在安全条件下建立和维护。事故类型包括:与医疗废物处理过程相比。触电、电击、烧伤、坠落。因此,所有员工都需要注意:工作边界内的电线、开关、插头,记录。随时注意是否有短路或火花恢复。如果发现任何问题,应报告给组长或通知电工,以便及时纠正或修理。不要私自连接电线,避免短路和火灾。不要在电源开关周围堆放物品,以免事故发生后堵塞。电源无法快速关闭,电源产生的火花很容易点燃物品并引起火灾。不要将货物堆放在离照明灯具太近的地方。 货物与照明设备之间应至少保持50厘米的距离,因为照明设备的镇流器会发热并容易烧坏货物,从而引起火灾。公司将使用围栏防止人们进入有电气设备的区域,并张贴警告标志提醒人们。 6.个人防护设备/物料处理/工作场所设计和维护 为工人提供如何使用防护设备的准确培训。公司应通过工艺工程修改来防止和减少噪音源,并在工作场所噪音过大时为工人提供听力保护设备。每天在85分贝的环境中工作8小时会导致听力损失。提供例子:耳罩/耳塞等,并保留废物处理记录。
个人防护设备必须安全、卫生 眼睛防护针对飞溅和掉落物体(小碎片),在温度较低的地方工作,飞出的火花和炽热的金属碎片会灼伤眼睛和面部 化学品飞溅、固体废物处理记录。 烟雾、气味、粉尘、光辐射:焊接、激光、强光、紫外线和红外线等。公司应为在场所工作的工人提供防护设备 呼吸防护 公司应为在粉尘、无害烟雾和气体场所操作的工人提供呼吸防护,如:防尘口罩、呼吸过滤器和新风供应等(喷油时戴活性炭口罩) 当无法确认空气中化学元素含量时,事实上,医疗废物处理过程。 任何可能引起窒息、咳嗽、脸部发红或其他身体反应的工作场所都需要呼吸防护。其他公司必须为工人提供: 化学品-口罩、手套、围裙和靴子(如适用),但需要洗眼设备。 焊接:合适的工作服、防护服和手套。 干燥炉(例如,鞋子)。 从干燥炉中搬动产品时必须戴手套。 10. 物料搬运 - 公司需要建立准确的物料搬运程序以防止受伤,为工人提供培训,并定期维护、拍照和检查安全设备。工作场所设计和维护。工厂需要保护干净、整洁、安全的行走和工作环境。在潮湿的工作环境中,应保护良好的排水,铺设防滑垫,并升高工作平台以覆盖孔洞或地面开口。楼梯、平台、露台、永久性梯子等应安装扶手,并应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以防止跌倒。应有充足的照明和通风。 7. 事故/医疗程序/紧急急救。事故发生后,废物。
事故调查和改进措施将会进行。调查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当发生紧急情况需要救援时,应建立有用的系统(例如:运送受伤者、责任人,通知受害者家属等) 应建立有用的系统来评估工人是否胜任这份工作。 提供应急救援培训。 准确的医疗废物处理和记录保存。 八、化学品安全/环境保护 公司应该提供:培训,第二个容器,足够的泄漏处理材料,泄漏响应程序-泄漏记录/日志,调查报告等, 材料安全数据表(MSDS)-当地语言和简单易懂的化学危害警告标志,化学品标签,独立的包装设备,化学品库存清单,配备消防和急救设施(如洗眼站,淋浴站) 适当的储存设计-不相容的危险化学品离开储存和(或)用隔离材料隔离储存,良好的通风和现场管理,准确的处置,不允许使用禁止的物质。 化学物质进入人体的途径有:经口/鼻吸入、食物摄入、注射、皮肤吸收等。过量摄入的症状可能包括:呼吸困难、头晕/恶心、头痛/呕吐、皮炎等。储存:化学品储存室不应有排水管,并应张贴“禁止吸烟”标志。 ),防止泄漏和溢出 化学品容器应密封存放,避免阳光直射,并定期检查,避免泄漏 不相容的化学品应单独存放 化学品不应存放在宿舍、楼梯间、潮湿区域等,应配备适当的消防、急救设备和防泄漏设备 化学品储存或混合区域应配备接地设备和橡胶垫,以减少摩擦 不得拖拽化学品容器,化学品储存目录需及时更新 地上储罐应贴上内容标签,并配备第二个容器 地下储罐的监控应符合当地规定 酸应与有机酸、易燃和(或)可燃物质、活性金属(如钠、镁等)、腐蚀剂/碱性物质/碱性物质等分开存放 腐蚀剂应远离酸性物质存放 易燃物-需远离氧化剂存放 氧化剂应远离易燃/可燃物和还原剂存放剂(锌、碱性金属) 压缩气体的储存:按类型存放气瓶(如将易燃气体与其他类型的气体分开存放) 远离热源,并查看医疗废物处理流程。
满瓶和空瓶应分开存放,气瓶应远离腐蚀性物质。 二级标签:是内部标签,用于从原容器移到较小的容器内部使用。 九、环境保护 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废物处理制度》的通知 1 废物的定义及处理处置 1.1 企业需要提供:危险废物处理流程。 适当/合法的废物处理方法, 适当的废物处置场所, 危险废物及其种类的识别, 适当的废物储存, 提供废物识别、标签和处置培训, 适当的废物容器、标签和收集/运输, 适当的废物详细信息和跟踪系统, 不焚烧废物 1.2 工人还需要接受废物处理程序的培训(即废物应得到很好的分类、收集、储存、运输和处理处置)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