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新智慧,助力常州新能源之都建设:院士专家齐聚探讨产业发展

2024-06-16 22:08:46发布    浏览57次    信息编号:75561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集聚新智慧,助力常州新能源之都建设:院士专家齐聚探讨产业发展

汇聚新智慧、提出新道路、传递新友谊

用科技力量助力常州打造新能源之都

6月19日下午,15位院士专家齐聚常州,就新能源产业现状与趋势、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等议题展开研讨、分享见解。他们严谨的治学精神、深邃的学术思想、专业的创新视角,不仅为常州带来了一场科技盛宴,也为常州新能源之都的建设发展开拓了更为广阔的视野、汇聚了智慧与力量。

干勇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

随着产业升级,新能源市场需求的巨大牵引,推动了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碳纤维及复合材料、高端装备专用合金、稀土永磁等材料的发展进步及其未来布局。材料应用“爆发式增长期”即将到来,常州应抓住机遇、抢占先机,继续发力。建议常州重视智能数字技术、半导体技术发展,抓住功率半导体产业发展的窗口期,加大吸引培育龙头企业的力度,提升科技创新平台的支撑力度,优化创新生态环境,开拓更多新能源应用场景,包括智能车联网、新能源汽车充电方式、电控、桥路、电容器、电抗器、电源、储能、分布式能源利用等,为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陈利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常州在新能源领域已初步构建起“发、储、送、用、研”全链条产业闭环,在打造新能源之都中,常州不仅要发展电动汽车、电动船舶,还要着力发展低空经济示范区。目前,常州正在布局新能源领域创新体系,包括建设中科院物理所长三角研究中心、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天目湖储能技术研究院等。未来要继续推动动力电池技术创新,加快打造“原始创新、技术培育、工程放大、产业孵化”全链条的高端科研机构,力争在新材料、新技术应用上取得更多突破,构建能源互联网,保障能源安全。

谭建荣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

能源革命靠新一代能源装备,常州打造“新能源之都”的关键是新能源转换装备是否发展起来。为此,必须以创新设计为驱动,掌握产业核心技术与价值,塑造自有品牌,拓展新市场,实现转型升级。创新设计转化主要包括材料、工艺、设计三个部分。常州应提升站位,瞄准国际技术前沿,解决从0到1的问题,充分考虑产品需求、功能、结构、物理、工艺等创新设计,解决创新设计思维与设计智能的认知机制、创新设计理念的表达与正向传递规律、产品结构轻量化设计与拓扑优化技术等。此外,常州应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结合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AR技术等有机融合,推动新能源核心技术创新发展。

丁文江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在参观了常州一些新能源企业后,我深刻体会到,常州在打造新能源之都的定位上非常准确,不仅吸引了一批科学家来常州创新创业,还形成了一批创新成果,说明这座城市有宽广的胸怀。我的研究领域是轻量化、镁储氢等能源产业相关领域,未来希望能与常州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加强合作,在汽车零部件、氢能应用等方面进行联合研发,为常州新能源之都建设贡献智慧。

王伟华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常州成为新能源之都,在新能源发展中抢占先机,得益于天时、地利、人才的优势。我有两点建议,第一是避免同质化,不谋事的人没有资格谋一时。在新能源材料发展热火朝天的时候,我们要淡定,目前全国搞能源材料的城市和企业很多,常州要有前瞻性的意识,不能满足于现在的产业发展和做中国的“新能源之都”,这时候更要注重布局十年二十年后的新能源材料,以及相关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形成更大的优势。第二是利用常州现在新能源发展的大好形势和财力,大力发展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未来的新能源之都一定是世界顶尖人才聚集的地方。 真正的人才不仅看重好食物、好风景,更看重好的平台、好的学术、科研氛围,身边有一群优秀的同行、专家,拥有一流的大学、一流的人才,才能真正成为未来引领世界的新能源之都。

吴锋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新能源是全球发展的新趋势,也是常州未来发展的重要领域。常州一直在积极探索新能源的创新发展,致力于创造更加可持续的未来。众所周知,为加快能源转型、实现“双碳”目标,锂电池作为新能源高效开发利用的“压舱石”,在常州取得了重要进展。除了江苏时代、蜂巢能源、中芯航、当圣科技等一批锂电池及电池材料企业,还有理想汽车、比亚迪、天合光能、星星充电等一大批相关企业,支撑起常州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锂电池产业存在结构性产能过剩,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避免一哄而上、一哄而出。 常州应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打造高水平核心创新平台,不断加强自主研发,实现产业、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

姜凤仪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昌大学教授、南昌实验室主任

常州打造“新能源之都”有自己的优势。从产业来看,这里的制造业产业链相当完整,按大类分,41个大类中有37个大类,占比90%,按小类分,666个小类中有600个小类,也占比90%。这两个90%的优势,对研发、生产,以及节省通讯、物流成本都有很大的帮助。常州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关键是靠三电,即:电机、电池、电控。其中,电控的发展趋势是依靠新型半导体材料。目前,碳化硅、氮化镓等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在电动汽车的应用上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常州相关企业、机构要密切关注,适当投入研发。只有在“三电”方面齐心协力,产业配套才能更加完善,更有综合优势。 希望常州抓住机遇,做特色、做精,在这三个方面起步良好,为新能源汽车高水平科技自主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表率。

唐洪武

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党委书记

打造“新能源之都”具有长远战略意义,与常州城市定位高度契合。目前,常州打造“新能源之都”基础扎实,已聚集一批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具有领跑赛道的先发优势。下一步,要在创新驱动发展上下功夫,充分发挥中以常州创新园、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长三角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常州科教城等独特优势,深化名城名校融合互促,高起点、大投入、强势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体来说,建议加强科研平台协同共建、共享开放,集中力量打造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推动新能源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加强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共同打造合作共赢新生态、新模式; 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充分发挥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和产科教融合的人才集聚作用,建设新能源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杨伟民

中国工程院院士、董事长兼总经理

常州建设“新能源之都”离不开新能源材料,而新能源材料中很多都是化工材料。我建议常州充分发挥碳纤维复合材料和制造技术优势,进一步拓展其应用领域。氢能是非常重要的二次能源,具有多种储运方式和应用场景,可以作为碳纤维应用领域的新增长点。在氢燃料电池研发方面,建议在碳纸方面寻求突破,为国产氢燃料电池提供重要保障。另外,常州的化工企业在研发和生产方面有优势,可以考虑推进有机液态储氢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在锂电池方面,常州有产业实力和技术优势,可以利用二氧化碳低成本生产高附加值、高纯度的碳酸盐作为电解液的配套产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愿意积极参与,与常州紧密合作,为常州“新能源之都”的发展提供支持。

谢益民

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教授

作为常州人,看到家乡在新能源领域取得的成绩和强劲的发展势头,我感到十分高兴和激动。我认为地方高校应该在“新能源之都”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包括引进新能源领域的世界顶尖技术和顶尖人才。另外,未来五到十年,地方高校应该发挥各层次人才培养的作用,包括培养常州企业所需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各类技能型人才。同时,高校也应该在技术研究和技术转化方面发挥作用。

甄崇利

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

在新能源建设上,中国从1到100、从100到200做了很多工作,但从0到1需要很大的勇气。常州打造新能源之都、推进“氢能湾”建设,正值发展的大好时机。近3年来,我国氢能发展迅速,短时间内从起点就达到了与国际龙头企业并驾齐驱的水平。未来10年,要推动氢能达到全国普遍应用的水平,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常州要抓住机遇,早布局,不断完善,拓展产业应用范围,把“氢能湾”做大做强。

张九俊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工程学会院士、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常州不愧是“新能源之都”,对于它未来的发展,我想提两点建议。第一,为了“新能源之都”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基础研究,发展先进技术。其中,需要在电池领域提前布局,为下一步电池研发打下基础。第二,要发展氢能。如果把新能源脱离氢能,就不能算是一个综合性的新能源。目前在氢能的使用上,对国外原材料的依赖度并不高,发展无忧。另外,氢能要发展成真正的产业化,需要把氢气的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的产业链都打通。常州既然已经成为“新能源之都”,就应该在这方面加大力度。

白勇

挪威技术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

我是一个会办厂的院士,一方面做数学理论研究,另一方面也做设计、做实验。目前我在做两个跟新能源相关的实验,一个是氢能输送管道的量产;另一个是跟钢管厂家合作的项目,主要在内蒙古、宁夏、新疆等地实施。在我看来,常州是一个制造业之都,未来我们会在发电、制氢、储氢、储能、氢运输五个方面进行大量的实验和应用研究。希望能跟常州的企业进行更多的合作交流,让更多的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更大的领域拓展应用。

刘可

澳大利亚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

一百多年前,欧美各大城市街头的电动汽车远多于燃油汽车,但1913年福特发明流水线生产后不久,电动汽车就被燃油汽车大规模取代。主要原因是电池的能量密度低,而内燃机成本因福特发明流水线生产而大幅下降。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呈现多元化发展。我认为,电动汽车发展前景广阔,但必须做到四个方面的同步,即:与电网清洁度同步、与金属材料供应同步、与电池回收技术同步、与基础设施同步。另外,纯电动汽车更适合在气候相对温暖的平原地区城市使用,而混合动力增程式更适合在山区和冬季寒冷的地区使用。对于重型卡车、轮船等重型运输工具,电池太重,不太适合。为了实现碳中和,应考虑使用绿色电力制成的绿色燃料,如绿色甲醇作为动力。 在众多新能源汽车发展路线中,氢燃料电池汽车备受业界关注,其主要优势是发电效率高、仅产生水蒸气排放。随着技术突破,氢燃料电池中贵金属使用量大幅下降,贵金属回收技术也已成熟,若能量产将大幅降低成本,但主要障碍是氢气的储运、大型加氢站占地、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常州在发展氢能方面,必须考虑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安全隐患等因素。我认为绿色甲醇、绿色氨是较好的液氢储运载体。同时,绿色甲醇也是长期储能策略,结合抽水蓄能、电池、压缩空气等短期(16小时以内)储能技术,有助于实现碳中和。常州可以在长期储能技术方面进行更多的探索和应用研发。

陈立新

浙江大学二级教授、储氢材料实验室主任

氢能作为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具有显著的优势,可以作为能源载体连接风、光、热、电等不同能源形式,代表未来清洁能源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国每年生产的3300多万吨氢气仍以工业用氢为主,作为终端能源的氢气不足5%,未来绿色氢能发展空间巨大。在浙江大学,我一直从事储氢材料多领域耦合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和多功能氢化物装置研究。自主研发的高性能储氢材料与氢化物装置技术具有“三高一多”(高安全性、高能效、高氢气密度、多功能)的特点,可用于固态储氢供氢应用(如氢电智慧能源站、储能电站、分布式发电等),以及氢气加压、储运、氢同位素分离和工业副产氢的回收、纯化与再利用等。 希望有机会和常州合作,我一直认为不同的新能源技术都有各自的优势和特点,要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特点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