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一体化企业寒锐钴业:受益于行业高景气,加速扩产步伐

2024-06-16 20:08:00发布    浏览47次    信息编号:75550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一体化企业寒锐钴业:受益于行业高景气,加速扩产步伐

1、钴综合企业受益行业高景气度

1、国内优质铜钴产品企业加快扩产步伐

寒锐钴业主要从事钴金属及其他钴产品、铜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公司已形成从原料钴矿的开发、收购、钴矿加工冶炼、钴中间产品及钴粉的完整产业流程,是国内少数拥有完整有色金属钴产业链的公司之一。

公司主要产品为钴粉、氢氧化​​钴、电解铜。钴粉是高温合金、硬质合金、金刚石工具、防腐材料、磁性材料等重要原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机械制造、汽车、陶瓷等领域;氢氧化钴是生产钴盐、钴粉的原料,也是含钴新能源动力电池的基础原料;公司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租赁、开采、购买铜钴矿,加工生产电解铜。

公司成立于1997年,2017年创业板上市。公司前身成立于1997年,2007年公司收购刚果金属70%股权,布局刚果民主共和国铜钴资源,保障原料供应。2009年公司成立江苏润杰,扩大钴粉、钴盐产能。2014年公司收购其100%股权。齐奥化工主营矿产品以外物资的交易平台、检测及人才交流等业务。2017年3月公司创业板成功上市。

上市后,公司加速扩张。2017年11月,公司成立赣州寒锐新能源,建设2万吨电解铜、5000吨氢氧化钴、3000吨钴粉项目。2018年4月,公司在科卢韦齐成立寒锐金属(刚果)有限公司,巩固刚果民主共和国原料供应。2019年11月,公司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19亿元,建设1万吨/年金属钴新材料及2.6万吨/年三元前驱体项目。公司业务拓展至新能源领域。

目前公司正积极寻求在港股上市,拓展海外市场,自2021年6月起,公司已向港交所申请公开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旨在扩大海外资源投资,收购镍、钴、锂等新能源汽车相关资源。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梁杰及其子梁建坤,二人合计持有公司约31%的股份。

公司控股子公司主要有(1)江苏润杰:主营碳酸钴生产;(2)刚果玛特:主营刚果民主共和国钴、铜矿采购、租赁、开采,钴产品粗加工及电解铜生产;(3)安徽寒瑞:主营钴粉、钴盐等生产、销售;(4)赣州寒瑞:寒瑞钴盐及三元前驱体主要生产基地;(4)新加坡寒瑞:主营钴、铜、镍、铅、锌等各类有色金属原材料、半成品、成品销售、运输及商品贸易。

寒锐钴业是国内少数拥有有色金属钴完整产业链的企业之一。

原材料:公司旗下子公司刚果玛特负责采购刚果(金)矿权区开采的铜矿和钴矿,高品位钴精矿直接销售。

生产冶炼:刚果麦特开采的低品位钴精矿冶炼为粗氢氧化钴,赣州寒瑞、江苏润杰主要负责中游钴盐、三元前驱体的生产,其生产的氯化钴等钴盐产品运往安徽寒瑞生产钴粉,再出口或下游销售。

2、受益于行业高景气度,公司业绩快速增长

受益于铜钴价格高企,公司营收、净利润均实现高增长,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2.04亿元,同比增长93.88%;归母净利润4.86亿元,同比增长200%。

公司2021年业绩预告预计全年归母净利润6-7亿元,同比增长79.37%-109.27%,扣非归母净利润6.26-7.3亿元,同比增长232.92%-288.23%。增长主要由于公司科卢韦齐项目产能释放及新能源汽车行业对钴需求增长,公司钴、铜产品量价齐增。

铜钴项目产能释放,铜钴收入快速增长。2019年钴价大幅下跌,公司钴业务下滑明显,但受益于科卢韦齐项目2W吨铜项目的释放,2020年公司铜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69%。根据公司半年报,公司钴业务实现营收11.8亿元,同步增长69.6%;铜业务实现营收8.97亿元,同比增长165.94%。受益于2021年以来钴价高企及行业高景气,公司钴毛利率大幅提升,钴毛利率32.8%,同比增长20pct; 铜产品毛利率32.2%,同比增加2.5pct

行业景气度高,公司业绩弹性最大。与国内钴产品企业华友钴业相比,寒瑞钴产品库存水平较高。2017年至2020年,寒瑞平均存销率为34%,华友存销率为8%。高库存使得寒瑞业绩弹性更大,行业景气度高的情况下毛利率更高。2017年至2018年,钴价上涨至40万元/吨以上,此时寒瑞毛利率高于华友。

加强新​​能源赛道布局,未来新项目有望上马。目前公司氢氧化钴产能5000吨、电解铜产能3.5万吨。(1)科卢韦齐项目: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公司在建5000吨电解钴项目进度延迟,公司计划将该产线转产为6000吨电解铜,预计2021年底投产。(2)赣州寒锐项目:2020年公司定向募资19亿元,建设1万吨/年金属含量钴新材料及2.6万吨/年三元前驱体项目,项目预计2023年Q4投产。(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2、钴:长期供应存在瓶颈,镍含量高改不了新能源高需求

1. 供应:生产已恢复,但长期供应仍是瓶颈

海外矿山复产,明年供应量大幅增加。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对钴矿企业生产运输造成较大影响,全球球形钴原料产量约13.4万吨,同比下降3%。2021年以来,中国企业在刚果民主共和国陆续发布新的钴矿开采项目,万宝矿业庞皮项目、罗莫TFM扩建项目均将于2021年投产,2021年钴矿供应量将有所增加,预计可达15万吨。

产量方面:中国企业在刚果(金)新钴矿项目逐步释放,万宝矿业庞比项目、罗默TFM扩建项目均将于2021年投产,2021年钴矿供应量将有所增加,预计可达15万吨。

嘉能可矿场处于检修阶段,今年预计产能为3.3-3.7万吨。根据最新年报,该项目将于2022年初恢复生产,产量有望直接达到检修前2万吨/年的水平。预计嘉能可2022年总产量将达到5.5万吨。

2020年,罗钼旗下TFM项目采取高铜低钴策略,全年钴产量1.5万吨,同比下降约4%。TFM目前正在扩产,钴业年报给出公司2021年钴产品指导产量1.65万-2.01万吨。此外,罗钼还收购了KFM铜钴矿95%的权益,该矿平均钴品位约0.85%,钴金属含量约310万吨,目前仍处于早期开发阶段。

ERG公司的RTR尾矿项目目前已完成二期建设,产能为2万吨粗氢氧化钴,2020年RTR产量为1.2万吨,预计2021年将达到1.8万吨。

2、消费:5G换代带动钴酸锂,镍含量高不改新能源对钴的高需求

5G换机潮带动手机增长,根据IDC预测,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132亿台,同比增长10%。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将达13.7亿台,年增长率为3.7%。5G渗透率持续提升,预计2022年全球将有6.6亿台设备支持5G网络,占所有设备的47.5%。

全球芯片短缺+手机供应链紧张,导致国内钴酸锂产量放缓。据安泰科初步统计,1-10月我国钴酸锂产量7.4万吨(实物吨),同比增长约25.42%。当月产量仅为6750吨,环比下降1.89%,同比下降4.66%。目前受芯片短缺和全球供应链问题影响,智能手机增速下滑。除了元器件短缺,行业还面临制造和物流方面的挑战。更严格的检测和隔离政策导致运输延误。

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机量再创新高。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1年9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装机量分别达到23.2、15.7GWh。据公布数据显示,9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达23.2GWh,同比增长168.9%,环比增长18.9%。其中,三元锂电池产量达9.6GWh,同比增长102.6.5%,环比增长15.1%,占比约41.6%;磷酸铁锂电池产量达13.5GWh,同比增长252.0%,环比增长21.9%,占比约58.3%。

国内前驱体及正极材料产量持续提升。据钢联统计,10月我国三元材料前驱体产量继续稳步上升,达到5.6万吨左右,环比增长6.33%,同比增长66.7%。1-10月累计产量达46万吨,同比增长92.4%。

高镍无钴化不会改变新能源钴消费快速增长态势。虽然高镍无钴化是电池正极长期发展趋势,但未来5-10年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将覆盖无钴化带来的钴消费结构性下滑。预计2025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钴消费量将达到17.6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30%。

全球铜精矿产量正在逐步恢复,预计2021年增长5.1%。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智利、秘鲁等主要产铜国受到严重冲击,多家矿商下调了全年产量指引。一些原本准备在2020年增加产能的扩建项目,如巴拿马科布雷铜矿和铜陵有色金属项目也受到影响。据安泰科统计,2020年全球铜精矿产量为1684万吨,同比下降0.7%。(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3、铜:消费持续向好,铜价或将高位震荡

1. 供应:全球铜矿和铜冶炼厂复工

全球铜精矿产量正在逐步恢复,预计2022年将增加65万吨。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智利、秘鲁等主要产铜国受到严重冲击,多家矿商下调了全年产量预期,一些原本有望在2020年增加产能的扩建项目也受到影响,如巴拿马科布雷铜矿和铜陵有色金属项目。

虽然2020年全球本应进入精炼铜产能爬坡周期,但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全球产能释放的节奏,硫酸扩库、铜精矿运输难题、加工费偏低等因素导致国内精炼铜新增产能释放放缓。不过2021年我国在2018年进入新建、扩建冶炼项目高峰期,铜冶炼产能从投产到满产需要2-3年时间,今年国内精炼铜产能进一步释放,全球其他国家如印度、刚果金、赞比亚、美国等产量同比均有小幅增长。据安泰科统计,2020年全球铜精矿产量为1684万吨,同比下降0.7%。

2021年全球铜精矿产量持续恢复,新铜矿项目陆续投产,预计全球铜精矿缺口27万吨。海外刚果民主共和国卡莫阿-卡库拉铜矿一期项目于5月提前投产,塞尔维亚佩吉铜金矿Timok上带采选项目进展顺利,同时必和必拓智利与矿场劳资谈判较为顺利。预计下半年铜精矿供应将逐步恢复,预计2021年铜精矿产量1755万吨,同比增长4.2%。虽然全球铜精矿产量持续上市,但上半年铜矿生产受疫情影响受阻,运输问题也导致一定程度的铜精矿短缺。 据安泰科统计,预计2021年全球铜精矿短缺量为27万吨。

预计2022年全球铜精矿增量65万吨,铜精矿缺口19万吨。根据各矿山年报统计及ICSG数据,预计2022年全球铜精矿缺口较2021年有所收窄,缺口为19万吨。

2.消费:国内铜消费强劲支撑铜价

国内消费保持强劲,全年表观消费量增幅2.8%。据安泰科数据,预计2021年国内表观消费量为1232万吨,同步增长2.8%,高于去年的0.4%。

(1)电力: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前十一个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7.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4%。1-11月,电网累计完成投资4102亿元,同比增长4.1%。

(2)汽车: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1年1-11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17.2万辆和2348.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和4.5%。与2019年同期相比,产销分别同比增长0.5%和1.5%。随着宏观经济稳中向好发展,汽车消费需求保持平稳。

(3)房地产:2021年1-11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3.73万亿元,同比增长6.0%,近两年平均增长6.4%。1-11月,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95.96亿平方米,同比增长6.3%。房地产逐步企稳。

(4)家用电器:据产业在线数据显示,2021年11月家用空调生产1195.5万台,同比增长7.62%;销售977.7万台,同比下降2.4%。国内出货疲软,但海外销售良好,主要为2022年做准备。

4.发展前驱体,构建新能源一体化产业链

1、铁锂电池短期回暖,三元电池仍是长期趋势

根据2020年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新车总销量比重要达到20%左右。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0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达到2522.5万辆、2531.1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136.6万辆、136.7万辆。预计2025年国内汽车销量为32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50万辆。

从电池发展来看,正极路线未来方向:短期铁锂再起,三元811仍是长期趋势。随着高镍三元稳定性的逐步加强以及良率的提升,高镍三元理论成本较磷酸铁锂低15-20%,我们预计高镍811三元体系仍是长期选择。

2、整合是大势所趋,构筑护城河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预计2021年三元前驱体产量将达到60万吨,同比增长96%。前驱体方面,据统计,今年1-10月国内前驱体总产量为50万吨,同比增长96%,预计全年前驱体产量将达到60万吨,同比增长100%。正极材料方面,今年1-10月国内正极材料总产量为32万吨,同比增长103%。

国内前驱体集中度较高,各大厂商纷纷扩产,竞相抢占市场份额。据统计,2021年国内三元前驱体CR3产能占比47%,CR5产能占比64%,各大厂商纷纷扩产扩大优势,按照目前的扩产统计,预计2023年国内前驱体产能将达到144万吨,正极材料产能将达到67万吨。

原料成本占前驱体90%,前驱体生产采用的定价模型为:成本=售价+加工费+人工,售价=售价+加工费+人工+毛利率,其中加工费+人工比较固定,大概在1万元/吨左右。毛利根据产品类型进行调整,811毛利率一般为20%,523毛利率为10%。

三元前驱体中原材料成本占比最高,硫酸镍、硫酸钴、硫酸锰三者合计占比超过90%,其中又以硫酸镍、硫酸钴为重中之重。811型号中硫酸镍成本占比68%,硫酸钴占比23%;523型号中硫酸镍成本占比48%,硫酸钴占比43%。

一体化盈利能力最强,是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一个趋势。目前国内做前驱体的企业有三类:

1、矿山资源+前驱体企业。这类企业拥有镍、钴、锂等矿山资源,并纵向延伸至下游前驱体,打造一体化产业链,如华友钴业、格林美、邦普股份等。

2、以前驱体生产为主的企业。该类企业主要以前驱体生产为主,产品直接供应电池厂或正极材料厂家,例如中威股份、美都海创、帕瓦新能源等。

3、正极材料企业。这类企业主要生产正极材料,为保证原材料的质量,也生产一些前驱体,如容霸科技、当盛科技、长源锂电、厦门钨业等。

从毛利率来看,综合型企业毛利率最高。格林美原料来源于废料回收,其再生钴资源量超过中国钴原矿开采量,再生镍资源量占中国镍原矿开采量的6%以上,保证了原料成本。华友钴业的镍钴资源主要来源于自有或控股矿山等,原料成本相对较低。

3、国内主要厂商加强资源、前驱体、正极材料垂直布局

国内各大厂商纷纷加强资源-前驱体-正极材料的垂直布局,构筑护城河。

1. 华友钴业

资源:2018年,华友与青山、洛钼成立华越公司,在工业园建设年产6万吨镍金属的红土镍矿湿法冶金项目。2020年,华友在伟达湾工业园(IWIP)建设年产4.5万吨镍金属的高冰镍项目和年产5万吨高镍动力电池三元前驱体材料项目。2021年,公司继续携手青山,与永瑞、亿纬锂能等成立华越公司,计划在印尼工业园建设红土镍矿湿法冶金项目。项目规模为年产镍金属约12万吨、钴金属产品约1.5万吨。

下游:2021年5月公司公告收购巴莫科技38.6175%股权,完成正极材料环节布局,据统计,2021年天津巴莫正极材料产能5万吨,占国内正极材料产能的10%,为第三大正极材料公司。

2. 创业板

回收利用:在荆门、无锡、武汉、泰兴设立了废物再生与新材料研究院、新能源材料研究院、绿色产业创新研究院、钴业新产品研究院四大研究院,组建了废物利用及三元前驱体工程测试中心、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工程测试中心等,加强对废旧电池、电子废弃物、报废汽车等领域的镍、钴、钨等稀有金属资源回收利用。

资源:公司联合邦普新能源、青山钢铁等企业投资7亿美元建设印尼红土镍矿生产新能源材料项目,年产5万吨硫酸镍,预计2023年投产,保证公司镍原料供应。

3、中维股份

资源:2021年4月,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威香港在印尼苏拉威西县印尼青山工业园投资开发建设红土镍矿冶炼,年产3万吨含镍金属高品位镍冰铜。2021年12月,公司与开阳县人民政府签订投资协议,拟建设年产20万吨磷酸铁及磷酸铁锂材料生产线一体化项目。同时配套建设化工园区范围内以磷矿为原料制磷酸或黄磷、磷酸一铵,配套矿区及磷矿开采,以满足20万吨磷酸铁锂产品需求。

回收利用:2021年11月,中威公司与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加强在回收利用、湿法冶金、前驱体等方面建立全面合作关系。

4、寒瑞建设2.6万吨高镍前驱体项目提升整合水平

公司已布局高镍前驱体,年产1万吨钴、2.6万吨三元前驱体,预计年均贡献利润约3.4亿元。2020年8月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19亿元,建设1万吨/年金属钴新材料及2.6万吨/年三元前驱体项目。项目建设期4年,第一、二年建设一期项目(建设年产7000吨钴(金属量)新材料生产装置),第三年项目投产并达到70%生产负荷,第四年项目达到满产; 二期项目分别于第三年、第四年建设(依托一期硫酸钴、硫酸镍、硫酸锰产品,建设年产2.6万吨三元前驱体生产装置),第五年全面达产。

预计项目年平均营业收入4.9万元,年平均利润总额33889.55万元,年平均税金总额16537.5万元,年平均净利润25417.16万元。

五、盈利预测

1、分业务盈利预测

铜:预计2022年产量新增6000吨。公司2020年铜产能为3万吨。2021年底,公司募投项目中的“5000吨电解钴”生产线将改建成“6000吨电解铜”生产线并建成投产,预计今年年底产能将达到3.6万吨。目前铜产品暂无扩产计划,因此预计2022年至2025年铜产能为3.6万吨。

钴:2022年公司新增钴盐产量1万吨,产能增长3.5倍,目前公司钴产品产能为:钴盐2800吨/年、钴粉4500吨/年。 (1)该公司的“ 20,000吨电解铜和5,000吨电解钴项目”在计划中投入并构建,以增加钴的沉淀,过滤,闪光灯,闪光蒸发和其他原始生产线,以建立“ 5,000吨的 ”,该公司的生产量为10,000张甘州的材料和26,000吨/年的三元前体项目已进入建筑的后期,预计明年将投入生产。

在价格方面:尽管海外铜矿生产能力继续被释放,但国内铜的消费量很高,预计铜价将稳步上涨。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果您需要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原始报告。)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