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树创新治理标杆,推介善治智治典范,咸宁市司法局入围案例等你来点赞

2024-06-15 11:06:50发布    浏览74次    信息编号:75385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选树创新治理标杆,推介善治智治典范,咸宁市司法局入围案例等你来点赞

甄选创新治理标杆,推广良好治理、智慧治理模式

12月2日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荆楚网(湖北日报)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

楚天舆情数据研究院

”初志——2022‘荆楚杯’

社会治理创新十大案例评选

入围案件公布

咸宁市司法局

“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深度服务园区和企业”案例

成功入围!

目前案例评选已进入网络评测阶段

咸宁市司法局将广泛宣传入围案件

欢迎网友点赞、评论、转发

案例推荐

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深度服务园区和企业

1.案例实施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系统地总结依法治国的历史性成就,对坚持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出重要部署,意义重大而深远。“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既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根本保障。

近年来,在咸宁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咸宁高新区综合实力快速提升,顺利挺进国家高新区百强,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和转型升级的关键窗口期。随着各项改革发展事业稳步推进,园区企业和社会公众对高水平、深层次法律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高新区司法分局调查显示,咸宁高新区有超过两成企业没有聘请法律顾问或购买相关法律服务。对于高新区大中型企业的法律服务,此前咸宁本地律师事务所介入较少,外地律师存在服务不及时等问题。信访、人民调解、公益法律服务不属于同一管辖,不能形成统一的力量。

因此,在园区建设集公共法律服务、群众来访接待、矛盾纠纷调处、法律咨询为一体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势在必行。咸宁高新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公共法律中心”)的运行,对于咸宁市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省十二大精神,大力营造法制化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二、案例创新机制及成果

1.园区扶持、资源整合、平台建设

1.进园区、建平台。8月11日,咸宁市首家、全省第二家园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在咸宁高新区正式建成投入使用。咸宁高新区公共法律中心设有接待区、调解诉讼服务区等区域,功能齐全、设施齐全。公共法律中心建成后,将向高新区内所有企业免费提供非诉讼法律事务,集​​中受理企业、员工和社会公众关于法律咨询、矛盾纠纷、执法司法、政策落实等方面的诉求,使企业和社会公众一地一门反映诉求、化解矛盾。

2.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咸宁高新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由专职律师、人民调解员、信访员组成,立足“法律事务咨询、矛盾纠纷调处、困难群众维权、诉讼服务”四大职能,统筹整合司法、调解、信访、诉讼四股力量,免费为园区企业和公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制宣传、法律健康体检、多方纠纷解决、非诉讼服务等六大服务,不断提高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的法律素养,不断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依靠法治力量发展壮大市场主体,保障人民群众美好生活。

3、园区财政给予支持。咸宁高新区将园区运行所需费用纳入财政预算,并通过政府采购,与律师事务所进行双向选择,邀请3家专业律师事务所入驻公法中心,对入驻律师的服务质量进行监督和考核,确保园区企业和群众能享受到专业律师提供的免费、优质的法律服务。

2.围绕中心,深入企业,服务群众

1、建立责任机制。公法中心建立律师事务所责任机制,安排律师每天轮流值班。接到委托人咨询后,值班律师必须负责到底,不得推卸责任。对群众的合理诉求及时解决,避免久拖不决、拖延很久。

2.深入园区企业。以公法中心为前线,推动“把法律进企业”工作落地。公法中心为园区企业免费安排律师,提供一对一非诉讼法律服务,并在企业门口等显著位置悬挂“律师联系牌”。目前,进驻公法中心的三家律师事务所律师已与园区内全部87家规模以上企业对接,并开展工作。下一步将全面覆盖园区内所有企业。

3.形成长效机制。公法中心三家律师事务所均由主任带头,构建“资深律师+青年律师”多层次、全方位、专业化的法律服务队伍。各律师事务所每月召开例会,对各自值班服务情况进行评估,梳理工作,及时总结经验、调整工作方式,并反馈给高新区司法分局,组织经验分享,形成长效机制。

据统计,截至11月22日,高新区公共法律中心共接待社会公众咨询320余次,解答法律问题450余个,成功调解矛盾纠纷40余起。进驻公共法律中心的3家律师事务所14名律师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80余次,帮助解决难题30余个,为企业节省律师费300余万元,避免企业损失1000余万元。

来源:咸宁市司法局

责任编辑:王艳艳

审计|李江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