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谊兄弟十年大败局:从中国影视娱乐第一股到面临退市风险

2024-06-03 20:05:24发布    浏览42次    信息编号:73989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华谊兄弟十年大败局:从中国影视娱乐第一股到面临退市风险

从2009年被誉为“中国第一影视娱乐股”,到2019年巨亏40亿、面临退市风险,华谊兄弟经历了十年大败。这场大败之初,华谊兄弟进军资本市场后急于扩大规模,却并未将电影业务打下坚实的基础。随后,华谊兄弟以多元化战略开启扩张之路,却在路上逐渐受到资本的诱惑,在资本的迷雾中迷失了方向。

强调

放眼望去,好莱坞几大影视娱乐公司,如华纳兄弟、迪士尼、哥伦比亚、环球等,都已有近百年历史。

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些影视公司通过大量优质的电影作品和优秀的商业模式,为世界贡献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同时也为自己构筑了极深的护城河。

例如华纳兄弟凭借乐高电影、DC宇宙、哈利波特电影等,在全球吸引了大批粉丝,同时以影视为基础,还发展游戏、漫画等多元化业务,连接娱乐产业链上下游,形成多方位的核心竞争力。

例如迪士尼逐渐建立了经典动画、漫威宇宙等多条电影产品线,并将电影IP与线下乐园、衍生产品开发相结合,形成了多层次、多维度的盈利模式。

无论是华纳兄弟打通产业上下游的模式,还是迪士尼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深耕核心业务,做到极致再多元化发展的精髓,是此类影视娱乐公司屹立百年的重要法宝。

在中国,有一家诞生仅20年的电影公司,起初它的名字看上去像华纳兄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外界发现,它心里其实住着一个迪士尼。

就是华谊兄弟。

1994年,刚刚留学归来的王中军和弟弟王中磊买下了一家广告公司,取名“华谊兄弟”,开始了创业之路,启动资金是王中军在美国留学期间打工攒下的10万美元。

两兄弟都表现出深厚的企业管理功底,到1997年,华谊兄弟已成为中国十大广告公司之一。

此时的王中军或许还没有想到,自己会涉足电影行业。

1998年,王中军偶然结识了老同事刘小玲,刘小玲从事影视行业,向王中军讲解了电影投资盈利模式。

王中军虽然自小学习画画,热爱艺术,也喜欢看电影,但对影视剧的盈利模式却并不熟悉,在听了刘小玲的讲解后,王中军萌生了进入影视行业的想法。

一番准备之后,王中军很快就投资了自己的首部影视作品《心理诊所》,这部由英达执导的电视剧成本只有500万元,但最终通过中国银行、VISA等品牌的植入式营销,盈利近500万元,回报率高达100%。

第一次尝试便大获成功,这给了王中军极大的信心。 随后,华谊兄弟又陆续拍摄了《永不结束》《一声叹息》《鬼子来了》等热门电影,在影视圈占据了一席之地。

在布局电影制作的同时,华谊兄弟也开始布局产业运营,2003年,民营资本获准进入影视发行领域,电影制作环节向民营和外资开放。

有着敏锐市场嗅觉的王中军果断抓住机遇,立即增持了西影发行有限公司,推动华谊兄弟建立了完整的电影制作、发行体系。

随后,华谊兄弟凭借一系列优秀的电影作品和产业运作,逐渐确立了其在中国电影公司的领先地位。

2009年10月30日,华谊兄弟在创业板上市,被外界誉为“中国影视娱乐第一股”。王中军、王中磊两兄弟的身家也随之暴涨,分别达到10.98亿元、3.97亿元。

此时,华谊兄弟的名气和财富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达到了顶峰。

不过当时华谊兄弟并不满足于此,王中军在多个场合表达打造“东方迪士尼”的梦想,并开启“去电影化”战略,试图向多领域拓展。

有梦想是件好事,对每个企业来说,梦想是企业前进的核心动力之一,是一笔极其宝贵的财富。

但在追梦的道路上,华谊兄弟并没有踏着华纳兄弟、迪士尼稳健的脚步,在资本的诱惑下,华谊兄弟的步子越迈越大,逐渐偏离了原有的轨道,最终导致电影根基不稳,落得个大败笔。

2019年,华谊兄弟极其惨淡的业绩表现,已表明其在资本追逐的十年惨败中,已经跌到了谷底。

透过纷繁复杂的市场现象,我们可以发现,资本只是这场大溃败的表面助推器,背后真正的罪魁祸首是人性的炫耀本性。

危险无处不在

去年中国电影市场持续火爆,全年票房达到642.7亿元,同比增长5.4%,城市影院观影人次达到17.27亿,均创下新高。

然而,在火热的市场氛围下,华谊兄弟却交出了一份令投资者失望的成绩单。

4月29日,华谊兄弟发布2019年年度报告及2020年一季度报告。报告显示,华谊兄弟2019年营业总收入21.8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3.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9.60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62.32%。华谊兄弟2020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2.29亿元,同比下降61.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43亿元,同比下降262.32%。

单纯看数字,可能无法感受到华谊兄弟的危机,对比才更直观。

首先,从纵向比较来看,2019年是华谊兄弟上市以来亏损额最大的一年,也是连续第二年亏损:2009年至2017年,华谊兄弟从未亏损过。2018年首次出现亏损,亏损额达11亿元。2019年,华谊兄弟亏损额再次扩大至40亿元,成为2019年亏损额最大的影视公司。

华谊兄弟的亏损显然已经失控,并影响了公司的现金流。在去年8月举行的2019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上,王中军表示,他卖掉了一批收藏的画作,换取了一些现金,以解决公司的流动性问题。

横向比较,光线传媒、华策影视、芒果传媒等影视传媒公司2019年的营收、净利润均超过华谊兄弟,在国内前几大电影公司中,华谊兄弟正在逐渐落后。

事实上,无论从自身的发展速度,还是从与竞争对手的差距来看,华谊兄弟的危机都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那么危机的根源到底是什么?

首先从财务数字来看,华谊兄弟内部业务大幅下滑,这是其危机的直接根源。目前,华谊兄弟有四大业务板块:第一是以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等业务为代表的影视娱乐板块;第二是以影视城、影视小镇、文化城等业务为代表的品牌授权及实景娱乐板块;第三是以游戏、新媒体、粉丝社区等业务为代表的互联网娱乐板块;第四是产业投资板块。

四大板块均未逃脱业绩大幅下滑的魔咒:财报显示,2019年华谊兄弟影视娱乐业务营收20.9亿元,占总营收的97%,同比下滑43.81%;品牌授权及实景娱乐业务营收3467.8万元,同比下滑76.81%;互联网娱乐业务营收3026.55万元,同比下滑42.47%;投资收益亏损19597.23万元,同比下滑192.13%。

抛开其他三大业务,影视业务一直是华谊兄弟的强项,也是其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但去年影视业务收入却几乎减半,令市场十分担忧。

目前,华谊兄弟电影业绩大幅下滑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大片的失利。2019年票房排名前五的电视剧和电影分别为《只有芸知道》《火王》《绝密》《云南虫谷》《生活袭击我第二季》,总收入3.14亿元。2015-2018年,华谊兄弟票房排名前五的电视剧和电影,收入分别为5.5亿元、3.9亿元、6.6亿元和11亿元。

相较于2018年,华谊兄弟2019年大片及电视剧收入减少近8亿元。

虽然影视“失败”也有客观因素,比如华谊兄弟投资7亿多的电影《八佰》因故撤档,上映日期至今成谜。此外,冯小刚执导的《只有芸知道》票房仅1.56亿,因为风格偏小众、文艺,很难带来商业片一样的流量。王中军本人也坦言,对当下的电影市场越来越迷茫,但商业、财务的低迷只是表面,战略失误才是真正的内因。

华谊的战略失误主要与其十一年前制定的“去电影化”战略密切相关。

2009年华谊兄弟上市后,王中军开始大力推行“去电影化”战略,当时他曾表示,“如果以后只注重票房,我觉得这个公司会走上歧路,华谊一定不能只注重电影。”

此后,华谊兄弟开始全方位扩张,涉足电影小镇、游戏、股权投资等多个领域,逐渐形成了影视娱乐、品牌授权及实景娱乐、互联网娱乐、产业投资四大业务板块。

在王中军的心目中,华谊兄弟打造“东方迪士尼”的道路已经初见端倪。

其实,华谊兄弟多元化战略的初衷是正确的。需要注意的是,影视投资波动性很大,几部大投资、大制作的电影票房就足以影响一家影视公司的业绩稳定性。另外,上文提到的华纳兄弟、迪士尼等影视公司,其实都在通过多元化战略强化自己的护城河。

但华谊兄弟忽略的是,这些影视公司都是在核心电影业务取得足够优秀之后,才逐渐开启多元化战略,层层强化竞争力。

对于华谊兄弟来说,其上市时的电影主业表现并不够出色,而其当时的多元化战略其实已经暴露出其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

随后,在这条过早启动的多元化道路上,华谊兄弟逐渐陶醉在资本暖风之中,一方面忽视了自己辛苦打下的电影基础,另一方面也未能在多元化扩张中站稳脚跟。

长达十年的溃败,此时已慢慢开始。

游戏ATM

这场惨败的第一幕,便是华谊兄弟进军游戏领域。

2009年,在华谊兄弟实施多元化战略之际,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开始出现疲态:市场规模为271亿元,同比增长39.5%,增速较2007年57%的高点迅速下滑。此外,据CNNIC统计,2009年底至2010年上半年,中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仅增长11.9%,为五年来最低增速。

随着市场增速放缓,不少网游公司开始寻找新的增长点、拓展利润渠道,进军影视行业成为不少网游公司新的战略方向。

当时,盛大、巨人、完美、麒麟等网游公司都在向影视行业渗透。例如2009年11月,盛大与湖南广电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共同出资6亿元成立盛世影业公司。2010年,麒麟游戏成立影视公司,并宣布将推出四部电影作品。

在游戏公司频频向影视行业伸出橄榄枝的同时,一批影视公司也开始纷纷进军游戏领域,一时间市场上出现了一股“影游联动”的风潮。

“影游联动”热潮兴起的原因在于影视与游戏作品之间的相互衔接,一方面可以提升影视与游戏的宣传效果,挖掘双方潜在的用户群体,另一方面可以将两类IP进行捆绑,提升IP开发的最大价值。

在这场影视与游戏的紧密互动中,华谊兄弟也试图分一杯羹,开始将触角伸向游戏产业。

2010年6月,华谊兄弟以1.48亿元收购手机游戏厂商掌趣科技22%的股份,正式进军游戏市场。

不到半年之后,2010年12月,华谊兄弟与巨人网络成立合资公司——北京华谊巨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华谊兄弟出资7000万元人民币,取得华谊巨人51%的股份,成为主要股东,巨人网络为少数股东。双方合作运营巨人网络的3D游戏《万王之王3》。

当时华谊兄弟对双方的合作十分看好,预测华谊巨人2011~2013年的净利润将分别达到1125万元、1380万元、1819万元。

在深耕游戏业务的同时,华谊兄弟的电影业务也在2010年迎来一个小高峰。这一年,华谊兄弟出品发行的电影票房收入达15.3亿元,市场份额达15%。当年国产电影票房前四名中,华谊兄弟包揽了三席。此外,华谊兄弟电影业务收入和毛利也创下当年新高,分别达到5.3亿元和2.6亿元。

得益于电影业务的蓬勃发展,华谊兄弟于2010年成为中国第一大电影制作公司和民营发行公司。

此时,华谊兄弟的影视、游戏业务正火热推进,信心满满的华谊兄弟宣布将加强影视内容与手游运营的协同发展,发展成为集影视、手游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

不过,华谊兄弟随后的一系列动作,看上去与“影游协同发展”关系不大,反而沦为一场资本的狂欢。

2012年,盛大游戏在创业板上市,被外界誉为“中国手游第一股”,华谊兄弟持有的盛大游戏股份市值也一度升至15.28亿元。

面对不断升值的游戏资产,华谊兄弟也开始蠢蠢欲动,2013年,华谊兄弟三次减持盛大游戏股份,共计套现3.78亿元,获得投资收益3.16亿元。

资本的诱惑是巨大的,要知道华谊兄弟2013年的净利润是6.67亿元,以此计算,其2013年全年净利润的近一半来自于对盛大游戏的减持,华谊兄弟首次尝到了游戏投资带来的资本甜头。

有人戏称:盛大游戏是华谊兄弟的提款机,电影不赚钱,就靠减持游戏公司股份赚钱。

受到盛大减资带来的“资本激励”的鼓舞,华谊兄弟的资本胃口迅速扩大。

2013年,华谊兄弟斥资6.72亿元收购游戏公司银汉科技50.88%的股份。当时银汉科技名气很大,旗下的《时空猎人》是国内首个月流水过亿的手游。

根据双方签署的协议,银汉科技2014年、2015年、2016年的净利润将分别不低于1.43亿元、1.859亿元、1.8565亿元。华谊兄弟对这份协议信心十足,预计2014年银汉科技的净利润将达到3.6亿元,2015年这一数字有望达到6亿元。

在巨大盈利前景的驱动下,华谊兄弟向银汉科技提供了大量资源,如华谊兄弟旗下的杜淳、冯绍峰等明星纷纷为银汉科技的新游戏产品代言,王中军、王中磊也多次力挺银汉科技。

看来,华谊兄弟的游戏业务正在蒸蒸日上,他们心目中的“下一个盛大游戏”即将出现。

但结果却是惨痛的。

先是2013年,华谊巨人不仅未能实现盈利目标,还出现亏损,最终巨人斥资7710万元回购华谊兄弟所持有的51%股权,华谊兄弟退出市场。

华谊兄弟也对此次合作的失败进行了反思,称是因为不了解游戏公司的运营管理机制,以及产品的评判标准。

如果说游戏业务的失败可以归咎于华谊兄弟缺乏经验,那么电影业务的下滑则只能归咎于其缺乏专注。

随着华谊兄弟将大量精力投入游戏投资,其影视剧主业开始动摇。2014年,华谊兄弟继2012年、2013年以来首次让出票房冠军宝座,光线传媒以31亿元的票房成为国产电影年度票房冠军。

此外,华谊兄弟整体票房收入也大幅下滑,由2013年的30亿元左右下滑至2014年的20亿元左右,仅占国产电影全年票房的7%,排在光线传媒、博纳影业、乐视影业之后。

不过,当核心业务出现裂缝时,华谊兄弟依然沉浸在游戏带来的资本中。王中军说:“2014年,我们的游戏收入已经超过电视剧,我们也没有放弃电影。”他还认为,“如果只靠票房赚钱,会亏钱。游戏和电影是华谊兄弟的两大引擎,这大大提高了公司的安全性。”

此时,市场上已经有声音批评华谊兄弟没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但王中军认为,“我不仅没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为华谊兄弟找到了一条正确的路”。

于是,华谊兄弟在这条“正确”的道路上开始加速。2014年11月,王中军在网络上宣布银汉科技旗下游戏《神魔大陆》将改编成同名电影。2015年,华谊兄弟先是斥资19亿元入股游戏公司英雄互娱,成为第二大股东,随后又参与了闲鱼游戏的A轮融资。

可以说,2010年至2015年,华谊兄弟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游戏业务上,而对电影业务的重视程度则不断下降,试图利用游戏的资本红利替代电影来推动自身的扩张。

不过这股游戏资本红利并未维持多久,很快盛大游戏和银汉科技的业绩均出现大幅下滑。

自2016年下半年开始,掌趣科技业绩开始出现下滑迹象,2017年1-9月,掌趣科技营收、净利润分别下降5.56%、29.54%;反观银瀚科技2016年净利润仅为11789.33万元,较2013年承诺的18565.11万元少了6775.78万元,业绩完成率仅为63.50%。

压力倍增,华谊兄弟感觉到不对劲,开始卖、卖、卖。

2017年,华谊兄弟减持盛大游戏逾20次,共套现24.74亿元。经过多次减持,华谊兄弟在盛大游戏的持股量减至仅剩0.42%,可以说基本减持完成。同年,华谊兄弟将持有的银瀚科技25.88%的股份转让给腾讯关联公司林芝嘉兴信息科技,实现套现6.47亿元。

一系列套现操作让外界一度以为华谊兄弟能大赚一笔,然而数据显示,华谊兄弟2015年至2017年净利润分别为9.76亿元、8.08亿元、8.28亿元,净利润不增反降。

也就是说,在2010年至2015年完成多项游戏业务的布局后,华谊兄弟的盈利能力并未得到太大的提升。此外,华谊兄弟提出的“影游联动”模式也并未成型:至今,华谊兄弟还没有推出一部合格的影游互动作品,发挥影视娱乐与互联网娱乐板块的协同效应。

现在来看,所谓的“影游联动”,更像是华谊兄弟在手游市场资本运作的背书。

然而,此次资本运作并没有让其腰包鼓起来,反而使其失去了对核心业务的关注。

小城镇知识产权薄弱

在疯狂布局线上手游业务的同时,华谊兄弟也将多元化布局转向线下,瞄准实体娱乐产业。

所谓实景娱乐,本质上是一种场景消费,即项目方将动漫、电影等虚拟IP转化为现实中的建筑,为大众提供娱乐消费体验。目前实景娱乐中比较成功的模式有“影视小镇”、“主题公园”等线下实体。

迪士尼是运营现场娱乐最成功的娱乐公司,迪士尼的盈利模式是通过电影票房获得第一轮收入,之后随着电影的陆续上映,迪士尼会将新的电影IP加入线下主题公园,刺激线下消费,完成第二轮收入,最后通过授权开发衍生产品,完成第三轮收入。

经过三轮创收,迪士尼已将自有电影IP的价值最大化,其第二轮主题公园收入远超第一轮影视部门收入。

2014年,迪士尼影视部门营收和利润分别为72.8亿美元和15.5亿美元,占总营收和利润的比重仅为15%和12%,而主题公园部门营收和利润分别达到150.9亿美元和26.6亿美元。

眼看着心目中的标杆公司不断从实景娱乐业务中积累资本,华谊兄弟也开始跃跃欲试。

2014年,华谊兄弟开始实施“去电影化”多元化战略后,实景娱乐正式成为华谊兄弟的独立板块。

随后,华谊兄弟又斥资55亿元在海口打造了首个实景娱乐项目——“观澜湖华谊冯小刚电影公社”,这是一座以冯小刚《1942》、《唐山大地震》等电影场景为原型打造的电影小镇。

迈出第一步之后,华谊兄弟的实景娱乐目标变得更加激进,其提出在2016年底前打造20个小镇,这些小镇将分布在北京、海南、成都等地,每个小镇占地数百亩。

此时,外界也出现了质疑声,华谊兄弟毕竟只是一家影视公司,对于实景娱乐这种资本密集型项目的运作能力受到质疑。

针对此,华谊兄弟提出了自己的“轻资产”理念。

所谓“轻资产”,其实是指华谊兄弟通过品牌授权、知识产权等方式对实景娱乐项目进行投资,盈利模式包括前期的品牌授权费用、运营过程中的运营收益分成、项目股权收益等。

对于实景娱乐的收入,王中军曾算过一笔账,“每个乡镇至少有三轮收入,第一轮是品牌商标使用费,起步价1个亿,20个乡镇光是‘华谊兄弟’四个字就能卖到20个亿。”

对于营业收入分成,王中军称,每个镇保守估计有300万游客,20个项目就意味着6000万游客,门票、餐饮等人均消费在300-500元,这样算下来,20个镇一年的收入就能有180亿元。

按照王中军的规划,到2016年20个​​小镇建成后,还不包括股权收益,华谊兄弟每年至少能获得数百亿元的收益。

然而梦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2014年至2016年,华谊兄弟来自品牌授权和现场娱乐的收入分别为2.34亿元、0.56亿元、2.56亿元。与巨额的资金投入相比,这笔收入犹如毛毛雨,与王中军预期的相差甚远。

事实上,华谊兄弟实景娱乐项目收入不及预期,与两大因素有关:一是项目进展缓慢,二是IP实力不足。

首先,华谊兄弟提出,在2016年底前打造20个小镇。但据公开数据显示,华谊兄弟截至目前仅签约6个实景娱乐项目,目前开业的仅有4个,分别是华谊兄弟苏州电影大世界、海口观澜湖华谊冯小刚电影公社、华谊兄弟长沙电影小镇和建业华谊兄弟电影小镇。

即便是已经开业的项目,业绩表现也并不理想。以苏州华谊电影世界为例,2018年7月开业后,客流量远不及王中军预期的300万人次。业绩惨淡,华谊兄弟实景娱乐业务部分管理人员也相继离职。如原华谊兄弟苏州电影世界总经理刘玉政于2019年1月离职,华谊兄弟副总经理、实景娱乐事业部总经理秦开宇于2019年5月离职。

总之,这四个项目不太可能接手华谊兄弟大量电影IP并实现规模效应,即便是已经开拍的项目,也无法支撑华谊兄弟的实景娱乐野心。

除了项目拓展缓慢之外,华谊兄弟的IP实力无法吸引足够的客流和消费力,也是其现场娱乐表现不佳的重要原因。

从商业模式的角度来看,如果现实生活中的娱乐业务想要产生持续的货币化,则必须具有高质量的IP内容来吸引游客,但并非每个IP都适合现实生活中的项目。

迪士尼是“ Park + IP”曲目中的领先球员。

例如,通过比较迪士尼和华伊兄弟的电影,我们可以发现两者之间的风格有很大的差异。

迪士尼之所以形成当前的电影风格实际上在其中有一个隐藏的“小技巧” - “家庭友好”电影可以帮助主题公园创造一种温暖而愉快的氛围,从而吸引观众玩耍和刺激IP衍生品的消费。

在许多情况下,迪士尼的电影甚至是脱机主题公园,迪斯尼电影的质量非常平均,票房损失了约1亿美元。

相比之下,Huayi 的电影IP与离线真实场景脱节。

可以说,华伊兄弟只看到迪士尼主题公园业务带来的巨大回报,但未能理解其电影IP和主题公园之间的工业逻辑。

艺术家约束的隐藏危险

当Huayi兄弟希望“建造20个城镇”破碎时,这采取了另一个重大举措,那就是利用资本来束缚艺术家。

2016年,Huayi 购买了 电影和电视公司的70%,该公司由Zheng Kai,Li Chen等人共同持有,以7.56亿元的价格收购了75600万元人民币。

如此巨大的投资实际上导致了刚刚成立的“壳牌”公司: 被Huayi 收购时只有一天大,而 Mela仅成立于2015年9月。

Huayi兄弟的目标不是购买一些壳牌公司,而是要使用资本来绑定艺术家。

实际上,一方面,这一协议既有王朝的损失,即使 Mira在过去五年中的利润为零,Feng 需要补偿Huayi 的利润仅为5亿元,远低于购买价格。

但另一方面,冯小龙也失去了五年的“自由”。

实际上,Huayi兄弟的需求是Feng 在过去五年中的“自由”。

回顾过去,Huayi兄弟和艺术家之间的资本交易的最初种子是在2000年种植的。

2000年,Huayi 招募了“大陆上的第一代理商” Wang ,以扩大其明星资源。

必须说,根据Huayi 的2009年招股说明书,其主要的商业电影收入占该公司总收入的31%,而艺术家管理及相关业务收入占31.1%,这比第三级电视台电视台的电视台型号赛车高达31.1%。

同时,与电影业务的高投资和高风险相比,Huayi 的经纪业务的利润率更为实质和稳定,基本上维持在60%以上。

但是,华伊兄弟及其艺术家之间的关系在2010年到达了一个分水岭。

2010年,大量的资本涌入了电影和电视业,名人开始建立自己的工作室,包括Huayi 的艺术家。

例如,当GE离开Huayi 并与 Group签约时,艺术家的离开导致Huayi 遭受了沉重的损失。

看到巨大的恒星资源损失,Huayi兄弟试图通过“合并和收购”来使用资本来束缚与艺术家的关系。

在数量方面,Huayi 在2015年只拥有87家全资或受控的公司,但到2018年,这个数字增加到117。在此期间,Huayi 收购了数百家电影和电视公司 和 Mela只是两个典型的电影。

但是,大量高价收购并没有增加Huayi兄弟的资产价值,而是增加了其损失。

Huayi兄弟们解释说,除了满足期望的各个业务领域的表现外,资产损伤的规定也是2019年损失的主要原因。去年,Huayi 的资产损失损失达到了13.82亿元人民币,单独使用了9300万损失。

不断的收购,希望通过资本来稳定绩效,实际上是源自huayi兄弟的固有信心,这是一项高风险的投资,需要仔细的抛光和对内容的研究。

结论

回顾过去,Huayi 发起的多元化策略并没有与其主要业务(即电影和电视剧)形成协同效果。

他们布置了互联网娱乐,并被游戏投资带来的资本赞赏所吸引,而忘记了“电影游戏链接”的最初意图;

“前任”迪斯尼主题公园业务的利润吸引了现实娱乐的布局,但忽略了电影IP和物理表现的工业逻辑。

该公司计划通过合并和收购来利用资本来约束艺术家,但它陷入了“商誉损害”的困境。

不幸的是,首都既奇妙又危险。

实际上,许多表现良好并实现长期发展的公司有一个共同点:极端的限制。一些公司最初表现良好,但最终下降的是,经理在取得了一些成果后变得太雄心勃勃了。

王琼本人承认:“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太傲慢了。当我们的huayi的市场价值超过100亿美元时,我想,哇,我已经成功了。”

现在,随着绩效的下降,华伊兄弟的股价也达到了摇滚的底层:从超过30元人民币的顶峰开始,Huayi 的股价下跌至3元超过3元,下降了近99%。

根据增长企业市场的相关法规,资本市场向Huayi 发出了最终警告。

从曾经是“中国电影和电视娱乐行业中的第一股”,到现在徘徊在的边缘,Huayi 遭受了峰值的痛苦。

面对当前的危机,王中朱恩说,“文化和旅游以及内容制造”是公司发展的双重引擎。

但是,流行病对经济的影响尚未消失。

仍然很难说华伊兄弟是否可以在2020年克服逆境。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