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查令十字街84号有感,领略美国女人与英国绅士的书信往来
2025-10-27 17:06:31发布 浏览5次 信息编号:120527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读查令十字街84号有感,领略美国女人与英国绅士的书信往来
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
这本书,是羊小佳佳在其研究生毕业之时送给我的,那时,并不清楚具体关乎什么,仅听闻是一些书信,到工作单位报到后的这几日不怎么忙,便趁着闲暇读完了它。
这本书出自美国作家海莲·汉芙之手,我原本并不喜爱外国文学,一直觉得翻译后的作品既缺失原味,又毫无趣味,然而这本书读起来却颇具韵味,这是台岛古书爱好者陈建铭的译本,只因由本书改编的电影《迷阵血影》片名太过荒诞,在忍无可忍之后,他既未联系出版社,也未购买版权,便独自译出了全书,不得不说他译得极为出色,虽说没读过原著,但我坚信译本的韵味绝对值得品味。
这是通信,是关于一个娇蛮趣致的美国女人,与古板有礼的英国绅士之间的通信。海莲·汉芙极为喜爱读书,特别爱读古书,然而纽约的古书,不但数量稀少,并且价格昂贵,贫穷的海莲,只能把目光投向海外。有一次,她在《星期六文学评论》上看到一则古书店的广告,于是在1949年10月5日寄信,给位于伦敦查令十字街84号去订书,没想到真的买到了物美价又廉的古书。往来书信,就这样开始了。
这本是普通买卖事件,然而海莲直率且真诚,这使得她成了书店所有员工的好朋友。写第一封信时,她已三十三岁,可结尾署名特意标注“小姐”一词,书店经理弗兰克·德尔回信中用了尊称“夫人”,海莲随即在回信中不悦写道“我希望在你们那边,‘夫人’具不同含义”。这般斤斤计较之人起初便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在她所写第三封信开头,她开口大呼“这是哪门子的新约圣经啊!”接着,洋洋洒洒地书写了半封信,进而表达自身的不满。还得佩服翻译,虽说这不过是陈建铭的第一部译着,然而语言运用得恰如其分,海莲直率的个性借助语言呈现得酣畅淋漓。
海莲深受喜爱,原因在于她对朋友真诚,当时英国处于战后经济困难期,不少物资实行了配给制,海莲得知这一情况后,尽管自身并不富裕,却持续不断地向书店寄送鸡蛋、火腿等稀缺物资,书店员工对她感恩戴德,多次邀请她前往英国,还尽力为海莲做力所能及之事;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不管对方贫穷或富有,只要自己有能力就果断伸手相助,如此之人定会收获真正的朋友!最让我感动的是,海莲的真诚动了弗兰克妻子,作为女人,我懂丈夫和别的女人密切联系时的心理,海莲得有多好才能和弗兰克妻子成朋友,其中艰难只能个人感受体会 。
书中,另一主人公,弗兰克,亦是招人喜欢之人,弗兰克,是典型的英国绅士,对人,彬彬有礼,做事,一丝不苟,与海莲的通信中,他一直保有着极至的礼貌,比如在第二年九月的信中,他仍这样写道,自前封信以来,许久未向您报告,盼您不致认为我们因驰废店务而忘却了您交代我们该找的书,这么有礼貌的人,很难想象会做出出格的事,而保持着距离,也是我喜欢弗兰克的原因,其实,海莲与弗兰克之间,早已不是简单的顾客与店员的关系。海莲于信中常含撒娇之语,弗兰克的妻子诺拉最后讲“不瞒您说,我往昔一直对您心怀妒忌,缘由是弗兰克生前这般爱读您的来信……”,毫无疑义,弗兰克对于海莲亦存有好感,然而有妻女的弗兰克从未跨越界限一步,如此这般的男人就算无法成为终身相伴之人也会获祝福!
我曾因海莲与弗兰克之间付出不均衡,而抱怨弗兰克,海莲无私地给弗兰克及其家人、同事寄了无数礼物,然而弗兰克连一次书价都没为其免过,大多只是口头感谢,偶尔送些小回礼而已。读到后面就渐渐理解了,书店不是弗兰克的,人做事得有原则。弗兰克只是书店店员,他若随意免单只会被老板炒鱿鱼,而自己垫付也不符合他有家之夫的身份。唯有努力为海莲挑选她所需的书,才是对海莲以及对书店的最佳选择。海莲作为性情中人,着实可爱,弗兰克做事有原则,同样值得去效仿,总的来讲,海莲的处事方式适宜用来对待朋友,弗兰克的处事方式适宜用来对待工作。
是两个全然不一样的人,拥有彼此通信长达二十年的情况,尽管从没有见过面,然而属于一生挚友的范畴。能够结识两位讨人喜欢的人真是极其幸运的事情!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