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novo v110-15isk 家电或3C旧件去留引纠纷?记者对此展开调查采访
2025-09-19 08:05:09发布 浏览4次 信息编号:117819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lenovo v110-15isk 家电或3C旧件去留引纠纷?记者对此展开调查采访
自认为毫无价值的废弃物,在他人眼中或许就是珍贵的资源。家中电器或数码产品维修后换下的旧零件,对普通购买者而言通常被视为无用之物,然而对从事维修业务的公司来说,这些部件却具备再次利用的潜力,所以它们是否被丢弃,双方往往不会产生分歧。倘若购买者希望保留这些旧零件,情况又会怎样呢?最近,《中国消费者报》的记者就这一话题展开了走访和询问。
旧件去留引发纠纷
最近,新闻中提到一位上海的李姓顾客,他花了1万6千元买了一台苹果笔记本电脑,后来机器出了问题,他送到官方维修点,维修人员更换了主板,收了他5千123元,李先生要求把拆下来的旧主板拿走,工作人员却说需要再付5千多元购买,李先生问为什么,维修人员回答说,保留旧零件是为了让维修服务价格更便宜些。
记者在网上发现苹果维修服务条款里有一条说明:苹果公司出于保障客户权益的考虑,会保留更换下来的部件或设备作为自身资产,以此为客户提供更优惠的维修费用,而更换下来的部件则归属于客户所有。倘若相关法规规定苹果必须将更换掉的部件返还给客户,客户需承诺向苹果支付更换物品的全部费用。
调查得知,不同行业里,人们对于废弃零件的处理看法不一。家电领域,大家心态比较淡泊。废弃的部件对我毫无价值,留着也只会当作废物,维修人员愿意拿走,那就让他们拿走吧。北京一位消费者表示,家中安装平板电视时,挑选了付费挂件,导致厂家赠送的基础挂件无法使用,最终被当作废弃物丢弃了。卖废品所得微薄,不卖还占用空间,她认为早点扔进可回收垃圾桶更合适。河北一位消费者也提到,在车辆维修保养期间,4S店的工作人员通常会询问客户是否要保留旧件。家里的净水设备曾经进行过维修,负责修理的工人还特意询问废弃部件能否保存,我通常都表示没有必要保存了。
然而针对手机、个人电脑这类日常用电器,特别是它们的内部核心部件,部分购买者持有相异看法。其中一些购买者觉得,这类具备智能功能的设备往往存储了众多个人资料,所以由自己保管或处理掉会更加安心
调查表明,受购买者看法各异影响,近年因废旧零件处置争议导致的市场矛盾多发生在数码产品行业。例如《荆门晚报》披露过此事,一位姓刘的女士的手机在保修期间更换了主控板,但修理商未归还原先的部件,她要求返还未果,最终向当地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反映情况。
旧件处理协议有差别
当涉及旧件处理与消费争议时,维修网点通常会说明,其行动是遵循维修合同条款进行的。那么,各家制造商的合同条款具体是如何界定的呢?
记者先拨通海信服务电话。接电话的职员回应,若在保修期内进行免费修理,坏掉的零件必须送回工厂。不过,若超出保修期限需要付费修理,零件就归客户自己。
后来,记者又联系了美的、TCL等家电企业的服务电话,得到的答复如出一辙。这在中国家电维修行业算是惯例,中国家电维修服务协会副会长王岩这样表示。因为免费维修时,维修人员会拿废弃零件调换仓库里的新零件,所以零件还是企业的财产。但在保修期外的维修,无论是旧件还是新件,都需要消费者自己掏钱买,这些零件就属于消费者了。
记者还就联想笔记本与华为手机售后事宜向相关服务点求证。联想笔记本服务点人员称,在保修期内购买的产品,客户无法取回维修更换下来的部件。若产品已过保修期,则存在不同处理方式:若客户选择全额维修,可自行保留旧件;若采用更换方式,因新机价格会相应优惠,旧件将不予返还。以型号为510-12ISK的超级本为例,若要更换主板,其费用为2959元,倘若保留原有部件,则可享受一定优惠,折合价格大约在1600元左右。关于最终费用,该工作人员强调,必须由技术人员根据主板的实际状况来评估确定。
华为售后服务的代表也提及,客户是否留下旧部件将决定保修期满后零件更换的费用。例如华为P40手机256GB的电路板,若客户选择保留,则更换零件的收费为2135元,若客户不保留,则收费为1509元。
专家观点存差异
物品的处置,主要参照《民法典》中有关财产权的内容。王岩举例说明,如果客户买了冰柜,那么整个冰柜,包括上面所有的部件,都属于客户。保修期内免费更换时,客户得到的仍然是一台完整的冰柜,只是原来的部件被替换成了新的,因此旧部件不属于客户。而在保修期过后,客户付费买了新部件,所以新旧部件都归客户。
王岩谈到,我国家电行业很长时间以来,通过赠送附加服务来抬高市场准入门槛进行竞争,时间久了,使得消费者觉得服务是天然应该无偿的,这种状况其实阻碍了新兴服务行业的进步,也不利于改善消费感受。他强调,必须让消费者明白,服务同产品一样具备价值,上乘的服务和上乘的产品一样,值得支付更高的费用。
吕来明教授,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教师,提出一种观点,涉及价格公正性,系另一议题。企业若对配件更换方案,制定清晰费用,同时以醒目手法,向购买者加以说明,则须遵循协议行事。倘若未作此处理,废弃部件,应归属于购买者。
企业需要保存旧产品,是因为这些产品对企业来说仍有使用价值,这一点北京市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主任芦云有此看法,他认为,消费者支付费用购得新产品后,旧产品理应归属于消费者本人。客户是否退回旧设备,决定着替换配件的费用,原因是商家已经将旧设备的价值做了减扣,然而例如苹果公司的服务协议里,没有提及这点,反而说“为您争取到更优惠的服务费用”,这其实把服务费用和旧设备抵扣金额这两种情况搞混了,是对客户了解情况权利的损害。公司在向客户供应商品之前,必须清楚告知全新物品的定价,以及旧物品能够抵扣的金额,使客户能够做出决定,而不是假装给出了更划算的交易方案。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