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淘宝后现微信代购,厦门去年32起此类诈骗警情
2025-08-23 04:01:42发布 浏览6次 信息编号:115904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继淘宝之后,又出现了一种神奇的购买方式:“微信代购”。
你的朋友圈里是不是经常出现这些?
看着比正品价格低了很多,心里只有三个字:
然而,你觉得加个微信就真的是好友了吗?呵呵...
2018年,厦门市反诈骗中心受理了32起冒充代购的诈骗案件,报案者全为女性,其中多数涉及网上招募购买化妆品、名牌包的情况。
01、找微商代购名牌包,女子被骗近万元
陈小姐在银行工作,和许多女性一样,经常购买手袋这类物品。2018年11月23日,她浏览微博时,收到一条私信。发信人声称自己是意大利代购,并且有很多价格低廉的手袋。陈小姐于是添加了对方的微信进行沟通。之后,她仔细查看了对方的朋友圈,并且对其中一款价值9800元的手袋产生了兴趣。商定好价钱,对方让陈小姐先交2000元预付款,陈小姐便用微信把2000元转给了对方。
第二天,那个人给陈小姐发了段视频,说已经去专卖店把东西买了,让陈小姐把尾款付给他,陈小姐看了对方发来的视频,并没有什么怀疑,又通过微信把剩下的7800元转了过去,结果陈小姐转完钱之后,发现微信已经被对方拉黑了。
诈骗分子利用“海外代购”、“价格实惠”等虚假信息,骗取众多喜爱网购的女性信任,当受害者添加这些“代购”、“微商”的联系方式后,对方会先发送一些“代购商品”的照片,用以增强欺骗效果。受害者一旦看中了某个物品,对方常常会催促受害者先付“预付款”、“担保金”,接着又以“剩余部分”、“寄送开销”等借口让受害者继续转账,等骗到足够钱款后,受害者的微信账号就会被对方移除。
02、代购的包包还没收到,就接到“客服”的理赔电话
孙女士于2019年1月7日使用微信委托他人代购一个手袋,17日16时左右,孙女士接到一个自称是快递企业“服务人员”的电话,对方表示孙女士购买的商品在通过海关检查时发生了损坏,需要向孙女士支付赔偿金。
孙女士询问对方理赔流程,对方建议孙女士先在支付宝中添加其为好友,接着告知孙女士,需要将“蚂蚁借呗”的全部额度转出到余额宝,然后扫描对方提供的公司条形码,这样退款途径就会开启。
孙女士意在索赔,依照那名“客服”的指示逐一进行操作,她在“蚂蚁借呗”、“美团贷”以及“小米贷”这三个网络借贷平台分别申请了贷款,总计达23000元,之后通过扫描对方提供的二维码,将款项转交给了“客服”。“客服”再次催促孙女士在“360借条”APP上申请贷款,孙女士随即察觉到不对劲,联系代购的微商确认,得知自己买的包在运输途中并未有任何状况,这才恍然大悟自己遭遇了骗局。
消费者在代购时,可能会遇到伪装成网店主骗子的代购人员,也可能在代购期间,有不法之徒通过非法手段获取消费者的个人资料,然后冒充快递服务人员,以“货物在运输途中损坏、遗失”等借口,向消费者“保证”给予“补偿”,接着发给消费者虚假的“快递退款”网址,诱使消费者在上面输入个人银行账户信息,或者直接让消费者使用网络信贷,最终达到诈骗目的。
03、QQ“好友”自称可代购,女子轻信转账2330元
今年二月,王小姐收到QQ好友发来的内容,对方表示计划前往韩国,询问王小姐是否需要帮忙代买物品,因为这位好友并非她平日里常联系的,王小姐查看了一下对方的QQ头像,便没有产生疑虑,同意让对方帮忙购买一些护肤品,二月份十八号,王女士再次收到对方发来的内容,说已经购买了化妆品,不过账户里钱不够了,希望王女士先付款。王女士没有过多考虑,就把两千三百三十元转给了对方。
后来那个人答应过两天从国外回来就把那些护肤品交给王女士,可王女士等到月底,都没收到“朋友”的消息,联系真正的朋友时才知道她的社交账号被人盗用了。
跟过去伪装成QQ好友骗取警情的方式不一样了,这些骗子这次不再编造“帮忙充值话费”、“帮忙购票”之类的谎言了,而是装作热心肠,声称能为受害者提供“海外代购”服务,在骗取受害者信任之后,又以“银行卡余额不够”为由,要求受害者先转账,最后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
代购有风险,下单需谨慎
通过微信代购途径购入商品,交易双方缺乏有效的规范约束,购方需独自承担所有风险,极有可能导致购方蒙受经济损失且收不到货品。
警方告诫,网络购物时切莫被网页上大幅折扣的商品所吸引。最好挑选信誉良好的电子交易市场进行交易。另外,付款环节务必使用具备安全措施的浏览器,优先考虑货品送达后再付款的方式,若对交易真实性存疑,切勿仓促选择立即在线支付。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